第47章 陶寺的观象台(5 / 6)
若狂的众人。
一股巨大的、掌控天地的力量感,混杂着对自然伟力的敬畏,在他心中油然而生。
这不是神迹,这是人智的胜利!
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地响起,盖过了所有的喧嚣:
“传令陶寺!
今日夏至!
天地交泰,阳气至极而后生阴!
粟种,明日——开播!”
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下崇山,飞向陶寺城邦的每一个角落。
绝望的阴霾被一扫而空,取而代之的是对领“通天”
智慧的敬畏和对未来的希望!
人们扛起农具,涌向田野,按照尧颁布的“新历”
,满怀信心地开始了迟来的播种。
4,通天之权
观象台的成功,其影响远远出了精准指导农耕的范畴。
它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,在陶寺社会结构和权力体系中激起了层层波澜,深刻而微妙。
夏至精准预报带来的丰收希望,让尧的威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。
农人们走在路上,远远看到领的高大身影,都会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,恭敬地弯腰行礼,眼中充满了近乎盲目的崇拜。
私下里的议论更是充满了敬畏:
“听说了吗?领真的能和太阳说话!
夏至那天,太阳光走到哪儿,都是领指给羲看的!”
“可不是!
那观象台就是通天梯!
领站在上面,天神的话都听得见!”
“以后种地再也不用瞎猜了!
领说什么节气就是什么节气!
跟着领,饿不着!”
尧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变化。
他意识到,掌握精确的“天时”
,比掌握千军万马更能牢固地凝聚人心,掌控整个城邦。
这“通天”
的知识,必须成为领权力最核心、最神圣的支柱!
观象台被严密地保护起来,成为陶寺最核心也最神秘的禁地。
除了尧本人和核心团队(羲、土正、璜以及尧指定的几个忠诚祭司),任何人不得靠近崇山之巅。
巫咸老祭司的角色也悄然生了变化。
他主持的祭祀仪式更加盛大频繁,但他颂扬的对象,除了虚无缥缈的天神,更多地指向了能“沟通”
天人的领尧。
那些神秘的玉琮、玉璧被郑重地供奉在观象台旁的祭坛上,成为权力与神权交织的象征。
在尧的授意下,一部初步的《陶寺授时历》开始秘密编纂。
羲是绝对的主角。
他带领着几个精挑细选、沉默寡言的学徒,开始了漫长而枯燥的观测记录工作。
他们不再仅仅记录日出点,还开始记录日落方位、正午日影长度、特定亮星的偕日出没时间(恒星与太阳同时升起或落下)。
观测点也从主缝扩展到了土正后来指挥建造的几道辅助缝隙上。
“师父,这道新缝……冬至那天,光斑真能落在这里吗?”
一个年轻的学徒指着灰地上一个新画的标记点,小声问羲。
他手上拿着炭条和记录用的陶板。
羲正用一根细绳仔细丈量着今日日落光斑与夏至刻痕的距离,头也不抬:“别问那么多!
领说了,观测一百遍,也不能错一分!
记!
把今天的日落点、日影长度,都刻清楚!
还有,晚上别睡死,盯紧大火星(心宿二)升起的时间!”
他的语气严肃,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。
长期接触“天机”
的重任,让他褪去了年轻人的跳脱,变得沉稳甚至有些刻板。
学徒敬畏地点点
↑返回顶部↑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顶点小说网】 m.dy208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