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章 大禹的足迹泥腿子与山河图(5 / 5)

加入书签

了!

您看洛水这一段,”

皋陶指着地图上一处,“我们之前以为它该往东流,结果实地一跑,现它前面的山更高!

水根本过不去!

只能往北边这个低地走!

要不是按地势高低走,光看流向,准出错!”

禹拄着拐,走到地图前。

凛冽的山风吹动他额前散乱的鬓,露出一双因长久凝视远方而微微泛红的眼睛,眼神却亮得惊人。

他的目光如同鹰隼,在地图上来回巡梭,手指随着目光移动,时而划过山脉的脊线,时而顺着水流的脉络,时而在那些标注着“开凿”

、“疏导”

的地方重重一点。

“看见了吗,皋陶?”

禹的声音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沙哑和激动,“水,就像这山顶的风!

它只往低处走,只找阻力最小的路!

我们以前,就像瞎子,只知道在它必经之路上堆石头,想把它憋回去!

结果呢?石头被冲垮,憋回去的水变成更凶的恶龙!”

他的手指在地图上从黄河上游的高山一路向下滑动,穿过狭窄的山谷,经过淤塞的河道,掠过广阔的平原,最后指向东方那片代表大海的预留空白区域。

“我们要做的,不是挡它,是给它‘指路’!”

他的手指猛地划过几处标注着“开凿”

的狭窄峡谷,“在这里,劈开山嘴,拓宽河道,让水泄得痛快!”

手指又点向几处蓝色的低洼盆地,“在这里,引水入泽,让洪水有地方暂存,慢慢消退!”

最后,手指坚定地指向东方,“所有水系的归宿,是这里——大海!

让它们百川归海,各循其道!

这才是‘疏’!

这才是降服怒龙的根本之法!”

他抬起头,望向东方天际那一片苍茫,仿佛看到了百川归海的壮阔景象。

寒风依旧凛冽,但他心中却燃烧着一团火。

这条用无数汗水、血水甚至是一条伤腿换来的脉络图,不仅清晰地指出了治理眼前水患的道路,更像一把钥匙,打开了他心中一幅更为宏大的、关于如何顺应自然、驾驭自然力量的蓝图!

此刻的山巅,寒风刺骨,却孕育着足以改变华夏大地的灼热曙光。

禹磨光的汗毛和跛足的背影,不是苦情的勋章,而是智慧的足迹。

他用脚步丈量出真理:对抗滔天巨浪,蛮力终将溃败;唯有俯身倾听山河的脉动,才能在混沌中看清出路。

当我们被困境围堵时,不妨想想禹的兽皮地图——真正的破局之道,始于放下身段去勘察、去理解,在错综复杂中梳理脉络。

看清江河如同看清掌纹,世界才会为你让路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顶点小说网】 m.dy208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