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章 贝币的流通陶罐里的第一缕钱香(2 / 6)
些,最快也得三天后才能装窑!
急不来!”
黎仲急得直搓手:“哎哟我的老陶叔诶!
盐啊!
那可是盐!
咱们部落多少张嘴等着?有鬲氏的人说了,只要罐子好,盐巴好商量!
错过了这茬,谁知道下次换盐是什么时候?”
他压低了声音,带着几分神秘,“他们领头的那个,腰间挂着的皮囊叮当响,我瞅着……像是海贝!
亮闪闪的好东西!”
“海贝?”
埴本来正竖着耳朵听,听到这两个字,眼睛瞬间瞪圆了。
他想起来了!
就在禺疆老酋长传位那天,高台上,东南海边来的“贝人”
献上了一整龟甲亮晶晶的海贝!
那光芒,在太阳底下简直像会流动的银子!
就连老酋长身边那柄令人敬畏的玉钺,也无法完全压住贝壳那种纯粹迷人的光泽。
它们不像沉重的陶罐,不像活蹦乱跳但需要喂养的牛羊,它们小小的,闪闪光,仿佛天生就带着一种让人心跳加的魔力。
“师父……”
埴忍不住开口,声音里充满了向往,“要是能用咱的罐子,换点那种贝……该多好?”
陶叟没好气地瞪了徒弟一眼:“贝?贝能当饭吃?能盛水?能煮肉?罐子结实不漏水才是根本!
少想那些虚头巴脑的!”
话虽这么说,老人浑浊的眼睛深处,却也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。
那天高台上贝币的光芒,他也看见了。
那确实……是一种让人没法忽视的东西。
他烦躁地挥挥手,像驱赶苍蝇一样:“行了行了!
黎仲,你也别杵这儿了!
催命似的!
这批罐子入窑,我亲自盯着火!
最快六天后给你!
盐,你得给我稳住!”
黎仲得了准信,虽然嫌慢,但也只能唉声叹气地走了。
埴蹲下身,重新拿起一块湿软的陶泥,在转盘上用力揉捏起来。
汗水滴落在泥胚上,他仿佛要把刚才听到的“贝”
字,连同对那迷人光泽的渴望,一起揉进这沉默的泥土里。
“师父瞧不上贝……可那光芒,真好看啊……”
他心里有个细小却顽固的声音在低语,“如果能换到……哪怕一枚也好……”
这个念头像一颗小小的种子,悄悄落进了年轻陶工的心田。
他开始有意识地调整手中的力道,让罐壁更薄一些,绳纹拍印得更均匀清晰一些。
二、蜑客的皮囊:闪烁的诱惑与暗藏的礁石
几天后,有鬲氏的人果然又来了。
领头的是个一脸精明的汉子,叫“鬲石”
。
他们带来了几大块用树叶包裹着的、带着咸腥气的粗盐结晶。
交换进行得很顺利,陶叟亲自烧的那批大绳纹罐让他们赞不绝口。
黎仲脸上终于有了笑容,部落的盐罐子又能填满了。
就在黎仲指挥着族人小心搬运那些宝贵的盐块时,鬲石拍了拍黎仲的肩膀,脸上堆起商人特有的笑容:“黎仲兄弟,这次罐子好,盐也足。
以后有这种好货,只管给我们留着!”
他看似随意地解下腰间那个鼓鼓囊囊、磨得油亮的皮袋子,在黎仲眼前晃了晃。
皮袋口没系紧,随着晃动,几枚洁白、光滑、在阳光下反射着珍珠般柔和光泽的小东西,叮叮当当地露了出来。
海贝!
黎仲的眼睛瞬间被黏住了!
呼吸都下意识地一窒。
上次只是惊鸿一瞥,这次如此近距离地看到,那贝壳天然的弧度、温润如玉的质
↑返回顶部↑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顶点小说网】 m.dy208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