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章 纺织的起源(5 / 5)

加入书签

p>上。

最初的模拟实验成功了,但要织出真正可用的布,还需要解决太多细节:如何固定真正的麻线作为“经线”

?如何让“经线”

保持紧绷?如何让“纬线”

穿梭得更顺畅、排列更紧密?她不断尝试,不断改进。

她不再用树枝模拟经线,而是将精心搓捻好的、长度一致的麻线作为真正的经线,一根根仔细地系在“工”

字形卷布轴下方的丫杈上。

另一端呢?她现必须也有一个轴能将经线均匀绷紧。

于是,她让石矛帮她做了一个更小巧些的、两端带凹槽的木棍(注:原始腰机的经轴),将经线的另一端固定在凹槽里,然后将这根木棍用一根绳子系在自己的腰上(注:“腰机”

名称由来)。

当她身体后坐时,腰间的力量就能绷紧所有经线!

分经棒被她削得更光滑。

最初的缠线木棒也进化了,阿溪在两端刻出浅浅的凹槽,让麻线能顺畅释放,更像一个真正的“梭”

她还找到一块扁平光滑的硬木片(打纬刀),替换了原来笨重的细木棒,每次引纬后,用木片更省力地拍打紧纬线。

无数次的尝试,失败,再尝试。

手指被麻线勒出深深的红痕,有时甚至磨破了皮。

腰因为长时间后坐绷紧经线而酸痛不已。

眼睛因为专注于密密麻麻的经线和窄小的梭道而干涩胀。

但阿溪从未放弃。

每当她看到那些原本乱麻般的丝线,在自己双手的牵引和腰力的支撑下,一点点、一寸寸地变成一片细密、平整、有规律的织物时,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喜悦就会冲刷掉所有的疲惫。

石矛成了她最得力的助手,帮她处理更多的麻纤维,搓捻足够的经线和纬线,改进工具。

部落里的人最初只是好奇观望,慢慢地,当看到阿溪手下真的逐渐显露出一片洁白、柔软、带着天然光泽的“布”

时,惊叹声越来越多。

连巫师都拄着拐杖来看过好几次,浑浊的眼睛里充满了惊奇,喃喃道:“天神织云霞的手艺…落到阿溪手里了?”

终于,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,阿溪织完了最后一纬。

她小心翼翼地用石刀割断经线,将这块一尺见方的、由纯粹的麻线经纬交织而成的织物,从那个简陋却又凝聚了她无数心血的“腰机”

上卸了下来。

她捧着这块布,感觉轻若无物,却又仿佛重若千钧。

阳光透过麻布细密的经纬孔隙,洒下点点光斑。

布面算不上绝对平整,有些地方线头微凸,有些地方疏密略显不均,但它是如此柔软!

如此轻薄!

如此坚韧!

带着麻纤维特有的天然光泽和清凉触感。

这完全不同于厚重粗糙的兽皮,也不同于稀疏易坏的草叶编织物!

这是人类用智慧和双手,第一次真正意义上“创造”

出的全新衣料!

就在这时,阿溪的母亲抱着刚刚出生不久、裹在柔软兔皮里的小婴儿走了过来。

小家伙似乎被外面明媚的阳光和热闹的声音打扰了,不安地扭动着,出细弱的哼唧声。

阿溪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激动和温柔。

她走上前,小心地用手中这块凝聚着她心血和智慧的、洁白柔软的麻布,替换掉裹着小婴孩的软兔皮…、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顶点小说网】 m.dy208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