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章 粟米飘香黄土地(4 / 5)
>
但他什么都顾不上了!
田地里,已是触目惊心!
昨天还绿油油的粟苗,此刻在雹子的无情捶打下,成片成片地倒伏了下去!
嫩绿的叶片被砸得千疮百孔,脆弱的茎秆被生生打折!
浑浊的泥水混合着破碎的绿叶,在田垄间肆意流淌。
更有拳头大小的雹块,直接将土地砸出一个个小坑!
“不——!”
厚土出一声撕心裂肺的惨嚎!
他一辈子侍弄土地的心血啊!
全家人活命的口粮啊!
眼看着就要毁于一旦!
绝望和愤怒瞬间吞噬了他!
这个一辈子沉默寡言、信奉“人哄地皮,地哄肚皮”
的老农,此刻爆出了惊人的勇气和力量!
他像疯了一样冲到田地中央,迎着越来越密集的冰雹,猛地张开双臂,扑倒在倒伏的粟苗之上!
用自己的后背去抵挡那无情的冰刃!
冰冷的雹子重重砸在他枯瘦的脊梁上,他痛得浑身抽搐,却死死护住身下那一片狼藉中的绿意,出野兽般的嘶喊:
“雹神!
雹神你住手啊——!”
“给娃们…给娃们留口饭吧——!”
“要砸砸我老汉!
别砸我的苗啊——!”
他的喊声嘶哑、凄厉,充满了最原始的绝望与哀求,混杂在雹子砸落的恐怖声响和呼啸的风声中,穿透雨幕,震撼了所有赶来抢救田地的村民!
粟儿哭喊着想冲进田里拉爷爷,被旁边的婶子死死抱住。
人们看着那个在雹灾中拼命守护绿苗的苍老身影,无不潸然泪下。
这场突如其来的冰雹,来得快,去得也快。
不过一盏茶的工夫,乌云散去,阳光重新照耀大地。
可留给村落的,却是一片狼藉。
屋顶的茅草被掀翻砸漏,散落的陶器碎片随处可见,而最惨烈的,是田地。
几乎所有的粟苗都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,厚土家的那块向阳田,更是重灾区。
他扑倒的地方,身下的苗子勉强还留着一点残枝败叶,而周围,已是泥泞一片,如同被千军万马践踏过。
厚土被村民们搀扶起来,浑身湿透,沾满泥浆,后背被雹子砸得青紫一片。
他失魂落魄地看着自己的田地,嘴唇哆嗦着,浑浊的老泪顺着脸上深深的沟壑滚落,混合着泥水。
“完了…全完了…”
他喃喃自语,仿佛被抽走了所有力气。
四、冬藏:火塘灰烬藏金珠(关键事件:粟粒储存技术——地窖与陶罐的防虫处理)
雹灾虽然惨烈,但并非颗粒无收。
幸存下来的粟苗,在厚土和村民们更加精心的呵护下(拔掉被打死的苗,扶正倒伏的茎秆,追施草木灰),顽强地活了下来,并最终在秋天,结出了虽然稀疏、却弥足珍贵的粟穗。
收获的金黄色粟粒,比往年瘦小许多,数量也大大减少,每一粒都承载着劫后余生的沉重。
收获的喜悦被巨大的生存压力所取代。
如何让这点宝贵的口粮安全地度过漫长的冬季,成了每家每户的头等大事。
储存,是比种植更严峻的考验。
厚土家院子的一角,挖着一个深约两米的地窖(注:仰韶文化常见窖穴遗迹)。
窖壁和底部用火小心地烧烤过,变得坚硬干燥,能有效隔绝湿气。
厚土小心翼翼地将晾晒得干透的粟粒,倒进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粗陶罐里。
这些罐子鼓腹小口,正是储存粮食的理想器型。
“盖紧!
一定要盖紧喽!”
厚土反复叮嘱帮忙的粟儿,“盖子缝用湿泥糊死!<
↑返回顶部↑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顶点小说网】 m.dy208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