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章 泥火淬炼的心(3 / 5)
赤石小心地将它们分别盛在小陶碟里,加入清水和一点点粘稠的树汁(植物胶),调和成浓稠、色彩纯正的颜料。
几天后,大陶罐坯体摸上去润而不粘,正是绘画良机!
赤石拿起一支精心削制、尖端磨得细而韧的芦苇杆笔,蘸饱了鲜艳的赭红色颜料。
他没有立刻落笔。
他闭上眼,深深呼吸。
脑海中,溪水里那些穿梭的精灵——鱼儿流畅的脊背曲线,在水中优雅摆动的尾鳍,灵动好奇的圆眼睛……那是他最熟悉的生命,是清水河的恩赐,也是部落心中生生不息的图腾。
他要将这生命的律动和对自然的感恩,永久地留存于陶罐之上!
睁开眼,眼神锐利而坚定。
芦苇笔尖稳稳触到陶罐鼓起的腹部。
他手腕悬空,屏气凝神,笔走龙蛇!
一道流畅饱满、充满力量感的赭红色弧线跃然“罐”
上——那是鱼儿的脊背!
紧接着,灵动的鳃线、舒展的鱼鳍相继出现,最后一笔点下,一个浑圆的鱼眼仿佛活了过来!
他没有画满整个罐子,而是在罐腹最饱满醒目的位置,精心绘制了一条姿态鲜活、线条简洁却极具神韵的写实鱼纹!
鱼儿尾部仿佛还在轻轻摆动,下一秒就要游入水中。
在鱼纹周围,他用蘸了黑色颜料的笔尖,轻轻点出一串串大小不一、错落有致的圆点,如同水中升起的气泡,又似点点星辰,瞬间增添了灵动与趣味。
整个绘画过程一气呵成。
赤石仿佛与手中的笔、陶罐上的鱼融为一体,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。
最后一笔落下,他才长长吐出一口浊气,仿佛完成了一场神圣的仪式。
看着那条仿佛随时会游动起来的“鱼”
,赤石疲惫的脸上绽放出满足的光芒。
这不仅是装饰,这是他用心灵与自然对话的印记!
四、火神的试炼:露天窑祭与暴雨之殇(关键事件:露天堆烧工艺;突遭暴雨导致陶器骤冷开裂)
陶坯彻底干透,变得坚硬而轻盈。
终于到了决定成败的最后关口——烧窑!
这是最令人期待,也最令人心悸的时刻。
赤石选择了当时最普遍的“露天堆烧法”
。
他在聚落外围一处开阔避风地,先用石块垒起一个矮小的圆形基础。
然后,他屏住呼吸,极其轻柔地将那件承载了他所有心血和期望的精美鱼纹大陶罐,以及几件新做的小陶碗、陶钵,稳稳放置在石圈中央。
接着,他抱来早已准备好的燃料:干燥的茅草、细树枝铺垫在最里层(引火),然后是手腕粗的树枝(主燃),最外层是耐烧的粗木块和干燥的牛粪块(保温助燃)。
他一层层、由内向外、由细到粗地堆叠,像搭建一座小小的金字塔,将陶器严密地包裹在核心。
点火前,赤石绕着柴堆走了好几圈,反复检查燃料的干湿、堆叠的疏密。
他蹲下身,双手合十,对着柴堆核心低声祈祷,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:“清水河神庇佑,火神爷爷息怒…请赐予这陶罐坚实的身躯,莫裂,莫炸,平安出炉…”
心跳如鼓,手心全是汗。
青芒、母亲桑榆和一些闻讯而来的族人屏息围观,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期待。
赤石拿起一支燃烧的火把,深吸一口气,眼神决然,点燃了柴堆最底层的茅草!
“呼啦——!”
干燥的引火物瞬间爆出明亮的火焰,贪婪地向上席卷,迅吞噬了内层的细枝。
很快,整个柴堆变成了一个剧烈燃烧的巨大火球!
烈焰冲天,浓烟翻滚,热浪滚滚扑面,逼得围观人群连连后退。
↑返回顶部↑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顶点小说网】 m.dy208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