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7章 王莽再起(4 / 4)

加入书签

的方向匍匐下去,黑压压一片,如同风吹麦浪。那声浪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洪流,冲击着朱雀大街两侧的酒楼店铺,震得窗棂嗡嗡作响。一些官员和富户在远处酒楼凭窗眺望,见此情景,亦纷纷动容,交头接耳地赞叹着王莽的“仁德”。

王莽直起身,站在粥棚的蒸汽氤氲之中,麻衣草履,面色沉静。他目光深邃地扫视着眼前这片为他而俯首的、陷入狂热感激的灾民海洋。寒风卷起他灰白的鬓发,他脸上并无得意之色,反而显出几分悲天悯人的沉重。然而,在他平静如深潭的眼眸最深处,一丝几不可察的、如同冰层下暗流涌动的光芒,一闪即逝。这漫天的感恩戴德,这响彻云霄的“安汉公”呼声,正是他耗费巨资(据载他捐钱百万,献田三十顷赈灾)、身着粗衣所求的“民心”。这热气腾腾的米粥与冰冷的政治算计,在这凄风寒雨中,交织成一张无形而坚韧的巨网。

同一时期,各地所谓的“祥瑞”也如同约好一般,纷纷飞马送入京城:东海渔民捞起刻有“安汉公德配天地”的古鼎;泰山郡守奏报枯木逢春,枝头绽放奇异白花;更有南阳郡上报,有凤凰落于山间梧桐,鸣叫声清越……这些“吉兆”在长安城的大街小巷迅速流传开来,与朱雀大街上的感恩声浪相互呼应,为王莽的名字镀上了一层神圣的光环,将他一步步推向那无人企及的神坛。一场席卷天下的造神运动,在凄风寒雨与米粥的香气中,悄然拉开了序幕。

警示: 施舍的粥米暖人饥肠,编织的祥瑞惑人心智。当善举沦为精心计算的表演,每一次披麻捧碗的谦卑,都可能是在为通往至高权柄的阶梯添砖加瓦。真正的德行,无需粉饰与鼓吹。

4.血祭权柄:密室惊雷与冠冕加身

元始三年(公元3年)的夏夜,异常闷热。乌云低垂,沉甸甸地压在未央宫连绵的殿宇之上,空气粘稠得仿佛能拧出水来,一丝风也没有。温室殿深处一间紧闭门窗的书房内,只点着一盏孤灯,光线昏暗不定。王莽独自坐在书案后,脸色在摇曳的灯影下显得阴晴不定,如同暴风雨前的天空。他手中紧紧攥着一卷染着点点暗红、墨迹被液体晕染开来的白色帛书!那腥甜的铁锈味,正丝丝缕缕地钻入他的鼻腔。

帛书上的字迹是他再熟悉不过的——长子王宇的笔迹!内容却像淬毒的匕首,狠狠扎进他的心脏!王宇恳请父亲悬崖勒马,停止那愈演愈烈、意图彻底架空皇权甚至觊觎帝位的种种僭越之举:“……父亲大人明鉴!今我王氏恩宠已极,位极人臣!然物极必反,盛极必衰!卫氏(平帝生母卫姬一族)虽暂抑,然血脉犹存,天下悠悠之口难塞!陛下渐长,终非无知幼童!父亲若再行操切,恐招致不测之祸,累及满门!望父亲念及祖父(王曼)清誉,念及阖族性命,缓其锋芒,收敛心志,还政于帝,犹可保全名节于青史!儿泣血叩首,万望三思!”

“愚蠢!迂腐!鼠目寸光!”王莽的胸腔剧烈起伏,压抑的怒火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!帛书上那殷红的血迹(王宇咬破手指所写),刺得他眼睛生疼。他苦心经营多年,步步为营,才走到今天这个离巅峰仅一步之遥的位置!他散尽家财收买人心,他编织祥瑞营造天命,他压制外戚(卫氏一族被严令不得入京),他掌控朝堂……所有的棋局都已布好,眼看就要一锤定音!而这个自己寄予厚望的长子,竟成了最大的绊脚石!这些话,若是传出去半分,便是诛灭九族的滔天大祸!王宇哪里是在劝谏,分明是在掘整个王氏的坟墓!

“为父脚下……早已是万丈深渊!”王莽咬着牙,从齿缝里挤出嘶哑的低吼,声音在狭小的密室里回荡,带着一种孤狼般的绝望与狠厉,“退一步?退一步便是粉身碎骨…~…………

喜欢天朝魂请大家收藏:()天朝魂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顶点小说网】 m.dy208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