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82章 安格斯的往事(1 / 2)

加入书签

源大以丰盈台为分界线,划成南北两区,各占地二百三十公顷,医学院位于南区的正北,原初湖的正西,于是他们还得绕湖前行。

这里可没观光车一类的东西,只有校内大巴和公用自行车。

安格斯既骑不了车也坐不了大巴(前者是因为他中过毒的缘由,他的大脑前庭系统有轻微损伤,不影响基本行走,但无法执行复杂动态平衡任务;后者则是因为他的身份,他不想被别人认出来,也不想被一群人围住,问东问西。

朴松民倒觉得他想多了。

),所以他们只能步行前往。

不得不说,顶级学府的风景,是侦探学院完全比拟不了的。

被绿植包裹的湖,一路延伸至深邃的山谷间,仿佛天与地早已相融,湖与山早已成为一体,其间的颜色,则是从绿到黄,再到金,好像一位油画大师将自己的作品融入了天地间。

右侧的风景,美不胜收,令人心旷神怡。

视野的左侧,则是各种现代与古典风格并存的建筑群落,信息楼、实验楼、美术馆、体育场等建筑在西落的霞光中映出一派绚丽的色彩,而剑道馆、神学处、图书馆、历史沿革室则在明亮的光线下呈现出一种虚无飘渺的美感,如果再加上那些飘散的落叶与时而经过的一张张年轻的脸庞,总会出现一种行走在时间缝隙中的错觉——朴松民感觉自己,好像又回到了从前的时光。

安格斯似乎回味得更多。

行至半程,他突然提议去那座像是塌掉的石桥旁歇一歇。

这是一座只建了一半的石桥,且永远不会完工,名为‘束荷’。

桥身以粗砺的伊豆石和玄武岩砌成,充满力量感与未加工的野趣。

桥从一岸完整地延伸至湖心时戛然而止,仿佛建造者在某一日突然顿悟,随即抛下工具,飘然离去。

桥旁还树立着一块石碑,上书几个大字:路虽尽,但歇脚处仍在。

安格斯说,这是源大初代校长神谷幽斋的杰作。

神谷校长曾说:求知如渡桥,世人皆求登岸,却不知驻足中流、照见本心,方为真悟。

此桥永无彼岸,意在警醒后人:学问无涯,莫执着于‘完成’之相,当常怀‘未竟’之心。

安格斯又说,学生们常在这里静坐、观景、思考。

他们中的大多数,都会做出的重大人生决定,但往往都带有一丝‘美丽的遗憾’。

束荷桥就这样以其永恒的未竟之姿,成为源大最独特、最深邃的风景,默默注视着每一代学子的成长与顿悟。

“我还以为他是想告诉学生们,别半途而废呢。”

斯雷说。

“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哈姆雷特。

它的哲学意义,本就如此。

对于勤奋者,它是‘行百里者半九十’的警钟;对于迷茫者,它是‘过程重于结果’的慰藉;对于哲思者,它是‘完满即残缺,残缺即完满’的物化禅理。”

安格斯略显悲伤地笑了笑,“而我就更不同了,它是我与芬妮爱情的见证。

我的正式表白,就是在这里完成的。

知道我当时是怎么表白的吗?”

“大人的表白,一定很浪漫、很感人的对吧?”

斯雷说。

“不,一点都不浪漫,甚至还有一种‘宁为玉碎,不为瓦全’的悲壮感。

当天,”

安格斯指向断桥的尽头,“我还从那里跳了下去,就为了告诉芬妮,我可以为她去死。”

“大人年轻时竟然还这样冲动过?但您为什么……要这样做呢?”

朴松民心想:结果还是对不起她了……

“因为爱。”

安格斯凄然一笑,“也因为爱而不得……她一直对我忽冷忽热的,我也根本搞不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顶点小说网】 m.dy208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