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61集:庐江渠的水响(2 / 3)

加入书签

坡上长满了半人高的野草,草根扎得深,得先拔掉草,再挖表层的碎石。秦斩弯腰拔草,草根带着土块被拽出来,他的手指被草叶割了道小口子,渗出血珠,他随手抹了抹,继续干。

太阳渐渐西斜,气温降了些,可每个人的脸上还是满是汗水。小李的胳膊已经酸得抬不起来,却还是咬着牙,每挖一锹都用尽全力。张阿伯年纪大了,拔草慢,就帮着运碎石,背篓里的碎石堆得冒了尖,他却走得稳稳的。到了傍晚,西边的场地终于清理出来,秦斩让人挖了个试坑,挖下去三尺深,果然见着了松软的黄土,用铁锹一挖,就能带起一大块土。

“成了!”王大叔凑过来看,拍了拍大腿,“这土好挖!明天咱们加把劲,准能挖不少!”

晚上,工棚里点起了油灯,民夫们围着篝火吃饭。秦斩让人煮了一锅杂粮粥,还从军营里拿了些干肉,分给大家。张阿伯捧着粥碗,喝了一口,热粥顺着喉咙滑下去,暖了胃,也暖了心。他看着秦斩,想说些感谢的话,却又不知道怎么说,最后只憋出一句:“将军,您也多喝点。”

秦斩笑着点头,坐在篝火边,看着众人说说笑笑。小李正跟几个年轻民夫讲之前打仗的事,说秦斩怎么带着他们打胜仗,怎么保护百姓。秦斩没插话,只是想着明天的进度——试坑挖通了,明天得加快速度,争取挖到一半。系统界面又弹出一条提示:“西侧土层下方三尺处有沙层,需注意加固,防止塌方。”他默默记在心里,打算明天一早提醒大家。

第二天一早,天刚蒙蒙亮,民夫们就起来了。秦斩把王大叔叫到一边,跟他说了沙层的事:“挖到沙层的时候,咱们得用木头做支撑,每隔一尺就架一根木梁,别让土塌下来。”王大叔点头:“将军放心,俺做石匠的时候见过这个,保准没问题。”

挖渠的进度比预想的快。软土果然好挖,铁锹下去就能挖起一大块,民夫们两人一组,一人挖,一人运,配合得十分默契。秦斩也没闲着,一会儿帮着挖,一会儿检查木梁的加固情况。到了中午,果然挖到了沙层,沙子细得像面粉,一挖就往下塌。王大叔赶紧让人扛来木头,按照秦斩说的,每隔一尺架一根木梁,再用干草和泥土把缝隙填上,沙层果然稳定了。

可就在这时,意外发生了。一个叫阿牛的年轻民夫,没注意脚下,踩在了沙层边缘,脚下一滑,整个人往坑里摔去。“小心!”秦斩眼疾手快,伸手抓住了阿牛的胳膊,使劲把他拉了上来。阿牛吓得脸都白了,瘫坐在地上,半天没缓过劲。秦斩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没事吧?下次小心点,脚下踩稳了。”

阿牛点点头,声音有些发颤:“谢……谢谢将军。俺以后一定注意。”

民夫们都围了过来,看着阿牛没事,才松了口气。王大叔叹了口气:“多亏了将军,不然这孩子可就危险了。大家都小心点,别再出岔子。”

下午,挖渠的进度慢了些,可没人抱怨。夕阳西下的时候,渠沟已经挖了一半多,再往前挖一天,就能和东边的渠线连起来了。秦斩看着渠沟的深度和宽度,满意地点点头——宽度够两辆车并排走,深度能没过膝盖,通水后,足够灌溉周围的农田。

第三天,所有人都卯足了劲。天还没亮,工棚里就没了动静,大家都拿着工具去了渠边。秦斩也起得早,让人煮了些红薯,分给大家当早饭。张阿伯吃着红薯,看着东边的天空,说:“等通水了,俺要先把俺家的麦田浇透,再种点豆子,给孙子做豆腐吃。”

民夫们听了,都笑起来。小李说:“阿伯,等秋收了,俺来帮你收麦子!”

笑声里,挖渠的声音又响了起来。铁锹碰撞泥土的声音,木梁搭建的声音,民夫们的吆喝声,混在一起,像一首热闹的歌。秦斩走在渠沟里,手里的铁锹不停地挖着,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,滴在土里,瞬间就没了踪影。他抬头看了看前方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