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60集:云梦泽的新船(2 / 5)
擦眼角:“将军,要是真能有新船,俺们天天给您烧香祈福。”
“祈福就不必了,”秦斩指着泽里的芦苇荡,“等船造好了,咱们一起捕鱼,让云梦泽再热闹起来,比啥都强。”
二、橡木与汗水里的船骨
砍橡木的地方在云梦泽东南的青龙山,山不高,但林子里的橡木都长得粗壮,最细的也有碗口粗。秦斩带着士兵和自愿帮忙的渔民们一起上山,陈阿爹和几个老渔民负责选树——他们常年跟木头打交道,知道哪棵橡木长得直,哪棵木质紧实。
“将军,选橡木得看纹路,”陈阿爹摸着一棵两人合抱的橡木,指给秦斩看,“你看这纹路,又密又直,这样的木头造船,耐泡,还不容易裂。”
秦斩点点头,让士兵们用斧头先在树干底部砍出缺口。斧头下去,橡木的纹理清晰地露出来,带着淡淡的木香。可橡木太硬,一斧头下去只能砍进半寸,士兵们砍了没一会儿,胳膊就开始发酸。
“将军,这么砍太慢了,”一个叫赵虎的士兵擦了擦汗,“咱们带的锯子不够锋利,要不先烧一烧?”
秦斩想了想,觉得可行。他让渔民们捡来干柴,围着树干堆起来,点燃后,火舌顺着树干往上舔,橡木的表皮渐渐被烤得发黑。等火灭了,再用斧头砍,果然省力多了,木屑簌簌往下掉。
小石头第一次上山砍树,兴奋得不得了,拿着小斧头跟在陈阿爹身边,学着砍树枝。陈阿爹怕他累着,让他帮忙递水,可小石头不肯,非要跟着干:“阿爹,我有力气,我要帮将军造大船,以后咱们就能多捕鱼了。”
砍好的橡木要运到岸边,山路不好走,秦斩让人用绳子把橡木绑在木车上,士兵和渔民们一起推车。遇到陡坡,前面的人拉,后面的人推,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往下淌,滴在地上,很快就被晒干。
几天后,兑换的造船工具送来了——崭新的刨子,木柄打磨得光滑,刨刃闪着寒光;墨斗的线轴是桑木做的,缠着浸过墨汁的棉线;还有大小不一的凿子,能在木头上凿出各种形状的孔。
造船的地方选在岸边一块平坦的空地,秦斩让人先在地上画出大船的轮廓,用石灰粉标出船身、船底和船舱的位置。然后,他让士兵们把橡木锯成合适的长度,用刨子刨平。
“船底要做成弧形,这样在水里走得稳,还快,”陈阿爹站在一旁,看着士兵们加工木材,忍不住提醒,“以前俺们造小船,船底都是这样的,越大的船,弧度越要讲究。”
秦斩采纳了陈阿爹的建议,让会木工的士兵按照陈阿爹说的弧度加工船底的橡木。可士兵们以前没造过这么大的船,一开始总做不好,要么弧度太陡,要么太缓。陈阿爹看在眼里,索性挽起袖子,拿起墨斗,在木头上弹出墨线:“你们看,从这里到这里,弧度要像月亮一样,这样水流才能顺着船底走。”
在陈阿爹的指导下,士兵们渐渐找对了窍门。他们把加工好的船底橡木拼在一起,用榫卯结构连接,再用铁钉加固——这些铁钉也是用民生积分兑换的,比普通的铁钉更粗,更结实。
造船的日子里,寿春城的百姓们也常来帮忙。李婶每天都会提着一篮桑叶包的饭团来,里面夹着腌菜,分给大家当午饭;素问偶尔会带着阿禾来,给大家送些驱蚊的艾草,还会帮受伤的人包扎;学堂的老儒也来过,看着大船的骨架一点点搭起来,忍不住感叹:“秦将军此举,真是解民之困啊。”
半个月后的一个清晨,当第一缕阳光照在云梦泽上时,一艘崭新的大船终于建成了。船身长八丈,宽两丈,船身是深棕色的橡木,泛着光泽;船侧装着两个可拆卸的渔网支架,支架上的滑轮亮晶晶的;船舱分了两层,下层可以放渔网和捕到的鱼,上层能坐人。
渔民们围着大船,激动得拍手叫好。小石头跑上前,摸了摸船帮,又摸了摸支架上的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