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94集:暴雨突至,共护药田(2 / 3)
一笑,又赶紧往堤边跑。
有了齐人的加入,人手一下子充足起来。大家分成几队,一队挖土,一队运干草,一队负责把混了草的泥土往堤上堆,还有人用门板挡在堤外,减缓水流的冲击。雨声、铁锹挖土的“砰砰”声、大家的号子声混在一起,在雨幕里织成一片热络的声响。
素问站在堤中间,一边指挥,一边帮着递工具。她的粗布短褐早就被泥水泡透,贴在身上,裤脚沾满了泥,可她半点没顾上,只是时不时提醒大家:“脚下注意,别滑着!”“那边的土堆得再实点!”
陈默的力气大,一锹能挖起比别人多一半的土,他旁边的李伯年纪大了,动作慢些,陈默就时不时帮他把筐里的土倒在堤上,还笑着说:“李伯,您歇会儿,这点活我来!”
李伯摆摆手,抹了把汗:“不用,我还撑得住!这田要是淹了,咱们这两个月的功夫就白费了!”
阿柱和阿福凑在一块儿,阿柱负责挖土,阿福负责运。阿福是齐人里最年轻的,性子有点毛躁,刚跑了两趟,脚下就一滑,“扑通”一声摔进了泥里,整个人都成了个泥人,手里的筐也飞了出去。
“哎哟!”阿福疼得龇牙咧嘴,刚想爬起来,脚下又滑了一下。
旁边的阿柱见状,赶紧放下铁锹,伸手把他拉了起来,还笑着拍了拍他身上的泥:“你这小子,急啥?慢点走!”
阿福抹了把脸上的泥,露出个笑来,脸上的泥道子让他看起来有点滑稽:“我这不是想快点嘛!你看这水,还在涨呢!”
“放心,有咱们在,淹不了!”阿柱拍了拍他的肩膀,把自己的筐递给他,“我再去拿一个,你先歇会儿!”
阿福摇摇头,接过筐:“不用歇,我还能跑!”说着就扛着筐往堤边跑,脚步比刚才稳了些。
雨还在下,每个人的衣服都湿透了,头发滴着水,脸上分不清是雨还是汗,可没人喊累,也没人停下。有个赵地的老药农,叫王大爷,年纪快六十了,平日里连提桶水都费劲,这会儿却拄着铁锹,帮着把土堆拍实,嘴里还念叨着:“这苗可不能淹,去年下种的时候,我还跟它们说,要长壮点呢!”
陈默听见了,笑着说:“王大爷,您放心,它们肯定能长壮!咱们这堤筑得这么牢,水进不来!”
王大爷点点头,眼里有了笑意:“好,好!有你们这些年轻人在,我就放心了!”
中途的时候,堤岸的一处突然塌陷了一块,浊水“哗啦啦”地往田里灌。“不好!”素问喊了一声,率先冲了过去,拿起铁锹就往塌陷的地方填土。
众人见状,也都围了过来,陈默抱起一块门板挡在前面,阿柱和阿福赶紧往门板后面堆土,李伯和王大爷则用脚把土踩实。“再加把劲!”素问喊着,额头上的青筋都露了出来,“别让水冲进来!”
大家的号子声更响了,“一二!一二!”铁锹挖土的声音、门板被水流冲击的“咚咚”声,还有大家的喘息声,交织在一起。雨水迷了眼,就用袖子擦一把;手上磨出了泡,就咬着牙继续干。
不知过了多久,塌陷的地方终于被堵上了,水再也渗不进来。大家都松了口气,瘫坐在泥里,互相看了看,都笑了——每个人脸上都沾满了泥,衣服上全是污渍,活像一群泥猴,可眼里的光却比天上的太阳还要亮。
又过了约莫一个时辰,雨渐渐小了,从瓢泼大雨变成了淅淅沥沥的小雨,最后终于停了。乌云慢慢散开,露出一片浅蓝的天,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,照在湿漉漉的地上,泛着亮晶晶的光。
众人都站了起来,看向新筑的土堤。那道堤比原来高了两尺多,用混了干草的泥土堆得紧实,像一道褐色的屏障,挡在漳水河和枸杞田之间。河水虽然还在涨,但再也漫不过堤岸,只能在堤下打着转,慢慢退去。
“成了!”阿柱欢呼了一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