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13集 稻田的新试验(2 / 4)

加入书签

p>

这天早上,张阿伯刚蹲到秧田边,就看见老周也来了,手里拿着个温度计(秦斩让人从咸阳官署借来的),往水里一插:“张老爹,这水才14c,比你说的楚地水温低了5c,苗能长得好吗?”

张阿伯摸了摸水,确实凉,心里也慌了——在楚地,这个时候的水温早过2oc了,秧苗长得飞快。

他蹲在田埂上,抓着头想辙,狗蛋跑过来,手里拿着件破棉袄:“张老爹,俺娘说,冷了就盖东西,要不俺们给秧田盖件棉袄?”

张阿伯眼睛一亮,可不是嘛!

楚地的早稻遇到倒春寒,也会用稻草盖秧田。

他立刻站起来:“狗蛋,你去叫几个伙计,把村里的旧稻草都扛来,铺在秧田边,再在田埂上搭个矮棚,挡住北风。”

狗蛋跑着去了,老周看着张阿伯忙前忙后,也跟着搭把手。

农官带着几个民夫赶来,手里拿着秦斩送来的“保温方案”

:“张老爹,将军说,关中春寒,可在秧田边烧些秸秆,用烟雾增温,还能防霜冻。”

张阿伯接过方案,拍了拍农官的肩膀:“将军想得周到!

俺们楚地人叫这‘熏烟防霜’,没想到将军也知道。”

当天下午,秧田边就铺满了稻草,矮棚也搭好了,傍晚时分,民夫们在田埂外烧起了秸秆,烟雾袅袅,挡住了北风,水温慢慢升到了16c。

张阿伯蹲在田边,看着秧苗的叶子慢慢舒展开,心里的石头落了地。

可没等他松口气,又出了新问题——禾花鱼苗开始死了,每天都能在水坑里捞起几尾翻肚皮的鱼。

狗蛋捧着死鱼,眼圈红红的:“张老爹,鱼是不是冻死了?俺们要不要把鱼捞上来,放家里的水缸里养?”

张阿伯看着死鱼,也犯了愁,这鱼苗在楚地的水里活得好好的,怎么到了关中就不行了?他立刻让人去给秦斩送信,自己则蹲在水坑边,观察了半天,现水坑里的水有点浑浊,像是有泥沙。

他突然想起楚地的稻田,水里都长着些浮萍,能净化水质,还能给鱼遮阴。

第二天,秦斩就来了,还带了个楚地来的渔户,手里拿着些浮萍籽。

“张老爹,系统提示,渭水含沙量比云梦泽高,鱼苗容易呛到泥沙,浮萍能吸附泥沙,还能给鱼提供食物。”

秦斩指着渔户手里的浮萍籽,“这是楚地的‘青萍’,耐寒,适合关中的水温。”

渔户把浮萍籽撒进水坑,又教众人怎么给水坑换水:“每天换三分之一的水,别换太勤,不然水温波动大,鱼也受不了。”

张阿伯跟着学,每天都给水坑换水、撒浮萍,过了几天,鱼苗果然不怎么死了,还开始吃水里的杂草。

老周蹲在水坑边,看着鱼苗游来游去,笑着说:“张老爹,没想到这鱼还挺娇气,跟咱关中的娃似的,得好好伺候。”

张阿伯也笑了:“庄稼和鱼都一样,得顺着水土来,楚地有楚地的法子,关中也得有关中的调法,不能死搬硬套。”

秦斩看着秧苗长得越来越壮,系统界面弹出提示:“秧苗存活率提升至9o,禾花鱼苗存活率提升至85,关中农夫参与度达7o,初步适配成功。”

他抬头看向远处的麦田,心里想着:再过些日子,就能插秧了,到时候就能看到楚地的稻浪,在关中的土地上翻滚了。

第三章插秧时的风波

立夏那天,天刚亮,田埂上就挤满了人,张阿伯带着几个楚地来的农妇,手里拿着秧苗,准备教关中农夫插秧。

秦斩也来了,还带了朝廷派来的御史,说是要看看试验田的情况。

张阿伯先示范,把秧苗分成一束束,弯腰插进田里,行距、株距都分得匀匀的:“插秧要插得浅,不然秧苗长不高;株距要留够,不然通风不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