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89集 织坊的纹样师(1 / 3)

加入书签

寿春织坊记:纹样里的楚地新声

晨光刚漫过寿春城南的织坊瓦檐,李婶就踩着木屐进了门。

她手刚摸到织机上的素绸,就听见院外传来轱辘轱辘的车轮声——是秦斩的马车,车辕上还坐着个穿青布衫的女子,怀里抱着个半旧的木匣,匣缝里露着半截画笔。

“李婶,给大伙介绍下,这位是苏绾,新来的纹样师。”

秦斩掀开车帘,声音刚落,正在理丝线的织女们就围了过来。

苏绾抱着木匣欠身,指尖还沾着点石青颜料,她打开匣子,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几十张画稿,最上面那张,是只展翅的凤凰,尾羽用金线勾勒,沾着细碎的云母粉,在晨光里亮得晃眼。

“这凤凰……像是要从纸上飞出来似的!”

年轻织女阿芷凑得最近,手指差点碰到画稿。

苏绾笑了笑,把画稿铺在织机旁的木桌上:“我在江南时,见过高人画楚地的凤凰图腾,说是楚地先祖以凤为灵,我就想着,把它画在丝绸上,定能衬出楚绸的软。”

李婶皱着眉摸了摸画稿上的线条,她织了三十年丝绸,见惯了云纹、水纹,这般繁复的凤凰还是头一回见:“苏姑娘,这纹样是好看,可织起来难啊——你看这尾羽,要换三种金线,稍不留意就断了,咱们以前没试过这么细的活。”

周围的织女们也跟着点头,阿芷手里的丝线都忘了理:“是啊苏姑娘,上次织个简单的牡丹,我都断了五回线。”

苏绾没急着辩解,从匣子里翻出个小布包,里面是她提前用丝线绣的凤凰小样:“我知道大伙担心,所以先绣了个小的,你们看,这尾羽的金线可以分股织,先铺粗线打底,再用细线勾边,断不了。”

秦斩站在一旁,看着苏绾耐心讲解,手腕上的系统提示突然亮了——“纹样创新:独特楚地凤纹设计,可提升丝绸辨识度,售价预计增长2o。”

他指尖敲了敲木桌:“大伙先试试,苏绾姑娘会留在织坊教手艺,若是成了,咱们织坊的订单能多不少,大伙的月钱也能再涨些。”

这话戳中了织女们的心。

去年洪水淹了田,不少人家靠织坊的活计才撑过来,要是能多赚些,冬天就能给孩子添件棉袄。

李婶咬了咬唇,把凤凰画稿卷起来:“成,我先试试!

阿芷,你跟我学,咱们先练金线的活。”

接下来的几日,织坊里的机杼声比往常更密了。

苏绾每天天不亮就来,手把手教织女们分金线——她把一缕金线拆成三股,用滑石粉轻轻搓过,再缠在竹梭上:“这样线就滑了,织的时候别太用力,跟着梭子的劲走。”

李婶起初总断钱,手指被线勒出红印,苏绾就给她找了块羊皮垫在手上:“我娘以前织绸,也总磨手,垫块皮就好了。”

阿芷年轻,学东西快,三天就织出了凤凰的一片翅膀。

苏绾看着她织机上的绸面,笑着添了笔:“你在翅膀边缘加几缕银线,像是晨光照在羽毛上,更活了。”

阿芷照着改了,再看那翅膀,果然像要扇动似的,引得其他织女都围过来看。

这天午后,秦斩又来织坊,刚进门就看见苏绾蹲在角落里,对着一堆颜料愁。

木桌上摆着张牡丹画稿,花瓣的颜色总调不对——太红了显艳,太粉了又淡。

“怎么了?”

秦斩走过去,看见她指尖沾着五颜六色的颜料,像开了朵小花。

“我想画楚地的牡丹,可总调不出咱们寿春城外那种颜色。”

苏绾指着窗外,“上次我去城郊采染料,见着田埂边的牡丹,花瓣边缘是淡粉,中间偏红,像晒了太阳似的,可我怎么调都差口气。”

秦斩想了想,叫人去市集买了些熟透的桑椹:“你试试用桑椹汁调胭脂红,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