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84集 驿站的补给站(1 / 4)

加入书签

寿春驿暖

寿春驿站的皂角树刚抽出新绿时,旁边的补给站终于揭了木匾。

匾上“寿春补给站”

五个字是秦斩亲自写的,墨色沉实,框着一圈浅红的漆,在春日的阳光下看着格外精神。

补给站的门是两扇对开的榆木门,推开时会出“吱呀”

一声轻响。

进门左手边是粮水区,粗陶缸里盛着过滤过的井水,缸沿搭着竹瓢,旁边的货架上码着袋装的粟米、麦饼,还有用油纸包好的酱肉——那是秦斩特意让人从寿春城里的酱坊订的,给赶路人垫肚子用。

右手边是工具和药品区,锄头、镰刀、麻绳挂在墙上,下面的木柜里摆着草药包、麻布绷带,最上层还放着几个修补牛车的木楔子和铁钉子。

正中间留着宽宽的过道,地上铺着青石板,扫得一尘不染。

老周正蹲在货架前整理麦饼,听见门响,抬头就看见王二赶着牛车停在门口。

王二是个货郎,常年推着独轮车走街串巷,最近添了头老牛,改赶牛车了。

他穿着件洗得白的短褐,裤脚沾着泥点,一进门就直往粮水区走,伸手拿起一袋粟米,手指捻了粒米放进嘴里嚼了嚼,眼睛一下子亮了。

“周老哥,这米是新收的吧?嚼着有劲儿!”

王二嗓门大,一开口就把补给站里的安静打破了。

老周站起身,拍了拍手上的麦麸,笑着点头:“是去年秋里长沙郡的新米,秦将军特意让人调过来的,给过往的人填肚子。”

王二把米袋放回货架,又拿起一包麦饼,凑到鼻尖闻了闻,香得他咽了口唾沫。

“以前啊,我从庐江赶去寿春城,就怕半道上粮食不够。

有回走到这驿站旁,兜里就剩半块干硬的饼,啃得牙都酸了,只能饿着肚子赶夜路。”

他指了指门外的老牛,“这老伙计也跟着遭罪,只能啃路边的野草。

现在有了这补给站,可真是救了急了!”

老周刚要接话,就看见秦斩从后门走进来。

秦斩穿着常服,腰间系着块墨玉,没戴盔甲,看着比平时温和些。

他刚去驿站查了驿卒的排班,顺路过来看看补给站的情况。

听见王二的话,秦斩停下脚步,笑着问:“这补给站的物资还够方便?有没有缺的东西?”

王二见了秦斩,赶紧放下麦饼,拱手道:“秦将军!

啥都不缺!

有米有饼有井水,还有修补车子的工具,比家里都全乎!

我刚才看那墙角还有喂马的豆饼,下回我再过来,给老伙计也添点粮!”

秦斩点点头,目光扫过货架上的物资。

就在这时,他眼前浮现出一行淡蓝色的字——系统“驿站补给”

提示:“在各郡驿站增设补给站,可满足商队、驿卒的物资需求,通行效率提升4o。”

这提示秦斩早已习惯,自从他到楚地任职,这系统便时常给出民生相关的建议,先前的河堤巡守、乡村医点,都是照着提示一步步落实的。

“老周,”

秦斩转头对老周说,“把补给站的物资清单抄几份,贴在门口和驿站的墙上。

米、饼、水的价钱,还有能借的工具,都写清楚,让过往的人一看就明白。”

老周应了声“好”

,转身去里屋拿纸笔。

王二在旁边听得真切,又道:“将军考虑得真周到!

这样咱们就不用来回问了,省事儿!”

他掏出几枚秦半两,买了两袋粟米、一包麦饼,还特意要了一小袋豆饼,小心地揣进怀里,“我这就去寿春城送货,回来还走这儿过!”

说着,他赶着牛车离开了,车轮碾过青石板,留下一串“咕噜咕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