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82集 织坊的丝绸路(2 / 5)

加入书签

/p>

“郡尉,咱们的丝绸真能卖到咸阳?”

小桃声音都有些颤,她长这么大,还没出过寿春城,更别说咸阳那样的大都城了。

李婶也激动得攥紧了手:“要是能在咸阳打开销路,咱们织坊以后就不愁订单了!

到时候,我把隔壁的王嫂子也叫来,她以前也是好织女,就是去年没活干,去给人洗衣裳了。”

秦斩笑着点头:“只要这次商队能成,以后订单只会多不会少。

大家好好织,将来不仅咸阳,洛阳、邯郸的客商,都会来咱们寿春买丝绸。”

正说着,织坊门口又传来两个清脆的声音。

“秦大哥!”

阿禾提着一个竹筐,蹦蹦跳跳地跑进来,后面跟着素问,手里也提着一个药箱。

阿禾今年十二,父母去年在洪水里没了,秦斩便把他带在身边,平日里跟着素问学医。

素问是庐江来的女医,医术好,性子温柔,在寿春很受百姓敬重。

阿禾一进织坊,目光就被那匹紫绸吸引了,丢下竹筐就跑过去,踮着脚看:“哇!

这布真好看!

紫盈盈的,还有金线!

要是做成衣服,肯定像天上的云彩,比我去年在集市上看到的戏服还好看!”

素问走过来,轻轻拍了拍阿禾的头,免得他碰坏了丝绸。

她看向那匹紫绸,眼里也满是赞赏:“这丝线选得好,织得也密,金线绣的云纹更是雅致。

楚地的织锦手艺,果然名不虚传。”

阿禾拉着素问的袖子,仰头问:“素问姐姐,商队要把这丝绸卖到咸阳去吗?那等商队回来,能不能用剩下的边角料,给我做个小荷包呀?我想挂在腰间,装我的草药种子。”

素问被他逗笑了,伸手刮了刮他的鼻子:“你呀,就想着你的草药种子。

行,等商队回来,姐姐就给你做,再在荷包上绣一朵小雏菊,好不好?”

阿禾立刻高兴得跳起来:“好!

谢谢素问姐姐!”

秦斩看着他们俩,嘴角也露出笑意。

他接过素问手里的药箱,打开看了看,里面是晒干的艾草、苍术,还有一些消炎的草药:“这些是给织坊的姐妹们备的?”

“嗯。”

素问点头,“最近天气热,织坊里人多,容易中暑。

这些草药煮水喝,能清热解暑。

另外,我还带了些药膏,要是手指被梭子磨破了,涂一点能好得快些。”

李婶连忙走过来,接过药箱:“多谢素问姑娘了!

你总是想着我们,真是好人。”

素问笑了笑:“都是应该的。

大家在织坊里辛苦,照顾好身体才是要紧的。”

接下来的三天,织坊里格外忙碌。

织女们不仅要把那匹紫绸仔细卷好,用油纸包起来,还要赶织另外几匹丝绸——有淡粉色的、碧绿色的,虽然没有金线云纹,但丝线也都是上好的蜀丝,织得极为细密。

李婶带着小桃她们,每天天不亮就来织坊,直到天黑才回去,手指被梭子磨出了茧子,也只是用素问给的药膏涂一涂,又接着织。

秦斩也没闲着,每天都去驿站查看商队的准备情况。

周恒找的漕运商号是寿春本地的“顺通号”

,掌柜的姓吴,做了二十年漕运生意,对颍水的水路很熟。

镖局找的是“威远镖局”

,镖头姓赵,是个退伍的老兵,手下的护卫也都是练家子,能打能防。

出前一天,秦斩去了顺通号的货仓,看着吴掌柜把丝绸小心翼翼地搬上漕船。

漕船很大,能装几十担货物,船身刷着桐油,防水耐用。

吴掌柜拍着船板说:“郡尉放心,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