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64集 市集的喧闹(2 / 5)
秤走过来,将秤砣放在左边,右边放上三块标准的青石,秤杆正好平了:“将军您看,一斤就是一斤,一两都不差。”
秦斩拿起秤,掂量了一下秤砣,上面的“秦”
字刻得端正,笔画里还透着股认真劲儿。
他抬头看向西边的晚霞,淠水泛着金光,草棚的影子拉得很长,风里好像已经有了市集的热闹气。
开市
开市那天是个晴天,天刚蒙蒙亮,寿春城里的百姓就动了。
张阿伯头天晚上就把稻米装好了麻袋,还特意筛了三遍,把碎米都筛出去,他摸着麻袋叹道:“去年这时候,俺们还在饿肚子,今年就能把新米拿到市集卖,得谢谢秦将军。”
他老伴儿给她装了个布包,里面放着两个麦饼,叮嘱道:“路上慢点,别跟人争,秦将军设了公平秤,没人敢坑你。”
张阿伯挑着担子,往城西走,路上遇到了李婶。
李婶提着个竹篮,里面装着新摘的桑叶,叶子还带着露水,鲜绿得很。
她笑着跟张阿伯打招呼:“张大哥,你这米看着就好,肯定能卖个好价钱。”
“你这桑叶也不差,”
张阿伯看着竹篮里的桑叶,“前阵子秦将军给的改良桑苗,长出来的叶子又大又厚,蚕吃了长得快,你家今年能多缫不少丝吧?”
李婶点头,眼里满是笑意:“可不是嘛!
俺家小孙女说了,等卖了桑叶,让俺给她买块花布,做件新衣裳。”
两人说着,就到了市集。
远远就看见市集门口挂着块木牌,上面写着“寿春市集”
四个大字,是秦斩亲笔写的,笔力遒劲。
草棚下已经有不少摊主了,卖蔬菜的、卖陶罐的、卖农具的,都在摆货。
王师傅带着徒弟,把十杆公平秤分别放在三个区域的入口,每杆秤旁边都站着一个衙役,负责帮百姓称重。
阿禾跟着素问也来了。
素问的药摊摆在布匹区旁边,她把晒干的艾草、薄荷分成小捆,用麻绳系好,又拿出几个纸包,里面装着治风寒的药粉。
阿禾背着个小布包,里面放着素问给他的木槌,用来捣药。
他看着周围的人,有点紧张,手紧紧攥着布包的带子。
“别慌,”
素问摸了摸他的头,把一捆艾草递给她,“你就喊‘治头疼的薄荷,驱蚊的艾草’,跟我昨天教你的一样。”
阿禾点点头,深吸一口气,张开嘴刚要喊,就听见旁边传来一阵糖哨声。
他转头看去,只见一个穿灰布衫的汉子,手里拿着个糖人架子,上面插着不少糖人,有兔子、有老虎,还有孙悟空,五颜六色的,好看得很。
那汉子看见阿禾,笑着递过来一个小糖人:“小家伙,第一次来摆摊?这个给你,甜得很。”
阿禾看了看素问,素问点头,他才接过糖人,小声说:“谢谢大叔。”
“我姓王,你叫我王大叔就行。”
王师傅擦了擦汗,“以前在城东摆摊,没几个人买,现在秦将军建了这市集,人肯定多。”
阿禾咬了口糖人,甜丝丝的味道在嘴里散开,他鼓起勇气,对着过往的人喊:“治头疼的薄荷,驱蚊的艾草嘞!”
声音不大,但很清楚。
有个妇人停下来,拿起一捆艾草闻了闻:“这艾草闻着挺香,多少钱一捆?”
“五个铜板。”
阿禾赶紧回答,手有点抖。
妇人掏出五个铜板递给她,拿起艾草走了。
阿禾拿着铜板,跑到素问身边,眼里满是欢喜:“先生,我卖掉一捆了!”
素问笑着点头:“做得好,继续加油。”
这时,张阿伯的米摊前围了几个人。
一个穿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