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61集 庐江渠的水响(1 / 4)

加入书签

庐江渠记:硬土之下有春声

庐江郡的旱情,是从入春那第一场没下透的雨开始的。

起初只是田埂裂了细缝,像老人脸上新添的皱纹,民夫们蹲在田边抽烟,还笑着说“春雨贵如油,等几天就来了”

可这一等,便是两个月。

田地里的土块硬得能硌碎马蹄,秦斩蹲在张阿伯家的麦田埂上,指尖划过裂开的土地,指甲盖蹭过土面,竟带下一层干燥的土末。

他指尖微微用力,土块纹丝不动,倒让指节泛了白。

系统界面在他眼前无声弹出,淡蓝色的光膜映着“地理探测”

四个小字,下方一行数据格外清晰:“东南方向三里处有地下暗河,水质清甜,可引为灌溉水源——当前渠线受阻于西侧山丘,硬土层夹杂碎石,开挖难度极高。”

风卷着尘土吹过来,秦斩眯了眯眼,瞥见不远处的麦田。

去年冬天播下的麦种,只冒出半尺高的苗,叶子黄得像晒干的枯草,轻轻一碰就断。

张阿伯蹲在田埂另一头,手里攥着半截麦秆,皱纹堆起的眼角里,是藏不住的慌。

这是庐江郡最好的水田,往年这个时候,麦苗该绿油油地没过脚踝,今年却成了这副模样。

“将军,歇会儿吧!”

身后传来粗哑的喊声,是负责挖渠的士兵小李。

这小伙子是庐江本地人,去年跟着秦斩平定楚地,听说要挖渠救自家的田,比谁都卖力。

此刻他直起腰,左手揉着酸的右胳膊,袖子卷到肘弯,露出小臂上凸起的肌肉,还有几道被碎石划破的血痕。

他手里的铁锹插在土里,只进去不到半寸,锹刃上还留着一道白印,像是被土块硌出来的。

秦斩没应声,只是站起身,拍了拍裤腿上的土。

他往山丘的方向走了几步,那座小山不高,却像一块硬邦邦的石头,横在渠线中间。

前几天民夫们试着从正面挖,挖了一整天,只挖下去两尺深,铁锹换了三把,有一把的锹头直接崩了口。

晚上收工时,几个老民夫坐在工棚里叹气,说“这土比城墙还硬,怕是挖不动了”

系统界面还在闪烁,“山丘西侧有松软土层,可迂回挖掘,减少工程量”

这行字格外醒目。

秦斩抬头看了看太阳,日头刚过正午,正是一天里最热的时候,民夫和士兵们的后背都被汗水浸透,粗布衣裳贴在身上,像涂了层泥。

他深吸一口气,朝着工棚的方向喊:“都过来!

有新法子了!”

民夫们陆陆续续围过来,有的手里还拿着水壶,往嘴里猛灌了几口。

张阿伯走在最前面,他的草鞋磨破了底,露出脚趾,却还是快步走过来,眼里带着一丝期待——他是最早跟着挖渠的人,去年秋天就试过挖井找水,挖了半里地啥都没有,现在心里既盼着能成,又怕再失望。

秦斩蹲在地上,捡起一根树枝,在土里画出一条曲线:“咱们不从正面硬挖,绕到西边去。

那边的土层软,挖起来省劲,还能顺着地势,让渠水走得更顺。”

他指着曲线的,“从这里开始,先清理杂草和碎石,挖到三尺深,就能见着软土了。”

人群里静了片刻,一个穿灰布衣裳的老民夫站出来,是王大叔,之前在楚国的官营作坊里做过石匠,懂些土方活。

他皱着眉说:“将军,绕路会不会更费时间?咱们的苗可等不起了。”

秦斩看着他,又看了看众人:“正面挖,十天半个月也未必能挖透;绕路虽然远些,但软土好挖,三天就能通。

你们信我,这渠水,三天内一定能流到田里。”

他的声音不高,却带着一股让人安心的劲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