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59集 粮仓里的新谷(2 / 4)

加入书签

秦斩找了个夯锤,那夯锤是用枣木做的,足有三十来斤重,他双手握住木柄,深吸一口气,猛地往下砸——“咚”

的一声闷响,夯锤砸在松软的土层上,溅起的泥土被砸得紧实,在地上留下一个深深的坑。

“将军,您歇会儿,这活儿俺来!”

一个士兵见秦斩额头上冒了汗,连忙跑过来想接夯锤。

秦斩却摆了摆手,又扬起夯锤:“一起干,快些。”

他连续砸了十几下,胳膊才开始酸。

刚想歇口气,就看见一个瘦小的身影往他这边跑——是个约莫七八岁的孩子,手里提着个陶壶,壶口还冒着热气。

“将军,喝口水!”

孩子仰着小脸,把陶壶递过来。

秦斩接过壶,刚要道谢,就看见孩子的鞋破了个洞,脚趾头露在外面,沾着泥。

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

秦斩拧开壶盖,喝了口温水,水带着点淡淡的麦香,应该是加了麦麸煮的。

“俺叫狗蛋!”

孩子挺了挺胸,“俺爹在那边挖沟,俺娘去给大伙做饭了,俺来递水!”

秦斩笑了,从怀里摸出一块烤得金黄的麦饼——这是他早上没吃完的,用油纸包着,还带着点温度。

他把饼掰成两半,递给狗蛋一半:“拿着,垫垫肚子。”

狗蛋眼睛亮了,接过饼却没立刻吃,而是往怀里塞:“俺给俺爹留着!”

说完,又提着陶壶跑向别处,小小的身影在人群里穿梭,像只灵活的小雀。

日头升到正中时,赵平带着伙房的人来了。

几口大铁锅支在坡下,锅里的粥熬得稠稠的,飘着淡淡的米香,旁边的竹筐里放着一摞麦饼,都是用新磨的麦粉做的,还热乎着。

“开饭喽!”

赵平吆喝了一声,百姓们纷纷放下手里的活,围了过来。

伙房的人给每个人盛了一碗粥,递了一块饼,轮到李壮时,他看着碗里的粥,突然红了眼眶——这粥里的米比他家过年时喝的还多,麦饼也没掺多少麸子,是实打实的粮食。

“李里正,快吃啊,凉了就不好吃了。”

秦斩端着碗走过来,坐在他旁边。

李壮抹了把脸,大口喝了口粥,含糊道:“将军,俺们……俺们有多少年没吃过这么稠的粥了。

去年旱的时候,俺家一天就喝两顿野菜汤,俺娃饿得直哭……”

秦斩没说话,只是把自己碗里的米往他碗里拨了些。

他知道,长沙郡的百姓苦了太久,先是楚军征粮,又是旱灾,不少人家把种子都吃了,若不是他上个月从邻近的衡山郡调了些粮过来,恐怕现在已经有人饿肚子了。

“等粮仓建好了,咱们就多存粮。”

秦斩看着远处的稻田,“今年的稻子要是收成好,除了留够明年的种子,剩下的都装进粮仓,再给每户分点余粮,让大家都能吃顿饱饭。”

李壮用力点头,手里的麦饼啃得更欢了。

接下来的日子,来建仓的百姓越来越多。

附近村落的人听说建粮仓管饭,还能为自己存粮,都主动来帮忙。

有的妇人带着自家的针线,帮士兵缝补破了的衣服;有的老人虽然干不了重活,却坐在坡下编竹筐,用来装碎石和泥土;连先前有些观望的人,见大家干得热火朝天,也扛着工具加入了进来。

这天下午,秦斩正在指挥士兵搭粮仓的木架,突然听见坡下有人喊他。

他往下一看,只见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正被人搀扶着往上走——是王阿公,住在离坡地最近的王家村,今年快七十了,腿脚不太方便,却每天都来坡下坐着,看着大家建仓。

“将军,俺有话跟你说。”

王阿公被扶到秦斩面前,喘着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