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集 盐路风波(3 / 8)

加入书签

赵虎愣了一下,随即点头:“记得。

那时项燕还在,楚军在淮河布下了防线,我们打了三天三夜才突破。

如今楚亡了,却还有盗匪在这淮河上作乱,倒是让百姓遭了罪。”

“是啊,百姓遭了罪。”

秦斩低声重复了一句,语气里带着一丝沉重,“本侯受封破楚侯,镇守楚地,不是为了让百姓再受劫掠之苦的。

这迷芦荡的盗匪,必须肃清。”

他抬手按在腰间的玄铁剑上,指节微微泛白。

剑鞘上雕刻的纹路在阳光下清晰可见,那是当年王翦亲手为他刻下的“忠”

字。

他想起王翦曾说过的话:“身为将领,不仅要能打仗,更要能护民。

战是为了不战,杀是为了不杀。”

三日后,卯时。

淮河水师营前的码头上,三十六艘战船整齐排列。

船上的士兵身披铠甲,手持兵器,肃立在甲板上。

朝阳从东方升起,金色的光芒洒在战船上,映得甲胄闪闪亮。

秦斩身着玄色战甲,腰间挎着玄铁剑,登上了最前方的楼船。

他站在船头的了望台下,目光扫过麾下的将士,声音洪亮如钟:“将士们!

淮河口的盗匪劫掠盐船、残害百姓,致使寿春盐荒,百姓无盐可食。

今日,我等率军出征,便是要荡平迷芦荡,肃清盗匪,还淮河一个太平,还百姓一个安稳!”

“荡平迷芦荡!

还百姓安稳!”

将士们齐声呐喊,声音震得水面都泛起了涟漪。

秦斩满意地点点头,拔出腰间的玄铁剑,指向淮河口的方向:“出!”

“出!”

李信高声传令。

鼓声响起,战船上的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。

划桨手坐在船底,随着鼓声的节奏奋力划桨,战船缓缓驶离码头,顺着淮河向东而去。

三十六艘战船连成一列,像一条黑色的巨龙,在宽阔的淮河上乘风破浪。

三、迷芦险境

淮河向东流淌,越靠近河口,水面便越宽阔。

两岸的芦苇渐渐多了起来,起初只是零星的几丛,后来竟连成了片,密密麻麻地沿着河岸生长,一直延伸到视线的尽头。

行至午后,战船进入了一片水域。

这里的水面骤然变窄,两岸的芦苇高达丈余,叶片锋利如刀,在风中摇曳着,出“沙沙”

的声响。

阳光被芦苇遮挡,水面上只剩下斑驳的光影,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潮湿的腥气。

“侯爷,前面就是迷芦荡的入口了。”

李信站在秦斩身边,指着前方一片更为茂密的芦苇丛,“斥候说,从这里进去,便是迷芦荡的三条主水道。

左边的叫‘黑鱼沟’,水道窄,暗礁多;中间的叫‘穿心河’,水深,但水流急;右边的叫‘野鸭湾’,水道宽,却多是浅滩,容易搁浅。”

秦斩点点头,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的芦苇丛。

他能感觉到,这片芦苇荡里藏着一股危险的气息——静得太诡异了。

除了芦苇的沙沙声和水流声,听不到任何鸟鸣、虫叫,连风都像是被芦苇挡住了,只能在荡内打着旋儿。

“传令下去,所有战船放慢度,先锋队乘走舸在前探路,注意观察四周动静。”

秦斩下令。

“是!”

李信立刻转身传令。

很快,十艘走舸从战船队列中驶出,每艘走舸上载着十名士兵,手持短弩,眼神警惕地盯着两侧的芦苇丛。

走舸的度很慢,船头的士兵用长杆试探着水下的深浅,小心翼翼地向前行驶。

秦斩的楼船跟在走舸后方,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