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26集 越人归心(1 / 4)

加入书签

竹筷定南疆

寿春的秋来得迟,十月里淮水岸边的芦苇还凝着浅黄,风掠过侯府的飞檐时,才带起几分凉意。

秦斩坐在书房的案前,指尖按着一卷南疆舆图,图上用朱砂标注的百越七寨像颗颗散落的墨珠,从苍梧一直绵延到会稽山的余脉。

“侯爷,百越使者已到城外十里,为的是东瓯领的嫡子,名叫阿蛮,年方十七。”

亲卫长李信垂手立在阶下,声音压得极低,“探子回报,阿蛮随身带了三柄弯刀,还有十名精壮的越卒,瞧着不像是来朝贡的样子。”

秦斩抬眼,目光落在舆图上“东瓯”

二字旁的小注——“善水战,好勇斗狠,弯刀长三尺,刃薄如纸”

他指尖在案上轻轻叩了叩,玄色锦袍的下摆随动作微晃,露出腰间悬着的青铜剑,剑鞘上刻着的“破楚”

二字在烛火下泛着冷光。

“楚地刚定,百越若动,南疆便不安稳。”

秦斩的声音很沉,带着几分刚平定楚地后的疲惫,却又藏着不容置疑的笃定,“备好宴席,就设在府里的淮水亭,让厨房多备些淮鱼脍和竹筒饭——听说百越人爱吃这个。”

李信愣了愣:“侯爷,这般招待会不会太……”

“越是试探,越要显出诚意。”

秦斩打断他,指尖划过舆图上的瓯江,“阿蛮是东瓯领最看重的儿子,他来寿春,眼里看的不只是秦侯府的排场,更是大秦对南疆的底气。”

李信拱手应下,转身出了书房。

秦斩重新低头看舆图,烛火跳动间,他想起三个月前南疆的急报——百越人劫掠了秦廷运往南海郡的粮船,船工全被捆在礁石上,粮米顺着瓯江漂了三十里。

当时他正忙着修淮河堤坝,只派了钟离昧带三千人去清剿,却只追回半船粮,百越人早已遁入山林,连个影子都没留下。

“这次倒是主动上门了。”

秦斩低声自语,指尖在“阿蛮”

二字上顿了顿,起身走到窗边。

窗外的庭院里,几株楚地特有的桂树还开着细碎的黄花,香气飘进书房,混着案上墨汁的味道,竟有几分安宁。

可他知道,这安宁之下,南疆的风正往寿春吹。

第二日辰时,寿春城外的官道上扬起一阵尘土。

阿蛮骑着一匹矮脚的百越马,一身麻布短褐,腰间悬着柄弯刀,刀鞘上嵌着几颗青色的松石,一看便知是百越的珍品。

他身后跟着十名越卒,个个赤着脚,小腿上缠着藤甲,背上背着竹制的箭筒,眼神里满是警惕。

秦斩派了钟离昧去迎接,两人在城外的石桥上见了面。

阿蛮翻身下马,打量着钟离昧——这位楚地降将穿着秦军的黑色铠甲,腰间悬着剑,站姿挺拔如松,一看就是久战沙场的人。

“秦侯府的人?”

阿蛮的中原话带着几分生涩,却很清晰。

“末将钟离昧,奉破楚侯之命,迎百越使者入城。”

钟离昧拱手,目光落在阿蛮腰间的弯刀上,“阿蛮公子远道而来,一路辛苦。”

阿蛮哼了一声,没接话,转身翻上马背:“带路吧。”

钟离昧也不恼,翻身上马,引着阿蛮一行往城里去。

寿春的街道上很热闹,秦楚百姓往来穿梭,有的在卖淮水的鱼,有的在卖楚地的葛布,还有孩童拿着糖人追跑打闹。

阿蛮坐在马背上,眼神不停扫过街道两侧——他听说秦斩刚破寿春时,杀了不少楚地贵族,可眼前的寿春,却比他想象中安稳得多。

到了侯府门前,秦斩已站在台阶下等候。

他穿着一身玄色锦袍,没戴冠,只用一根玉簪束着头,面容沉稳,眼神里没有丝毫敌意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