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14集 旧部归心(2 / 5)
拿粮?不会是陷阱吧,拿了粮回头就抓咱们当反贼?”
“可家里快断粮了,再不吃东西,娃就要饿坏了……”
秦斩听着她们的话,没出声。
走到南仓门口,果然没见着一个兵士,只有三个文书站在一张木桌后,桌上放着账簿和笔墨,其中一个文书正拿着一卷竹简,用楚语大声念着:“凡寿春户籍百姓,不分老幼,每人每日领粟米二升,一户五口以上,额外多领一斗,需持自家门牌登记,不许多领,不许冒领……”
围在仓门口的百姓不少,却没人敢上前。
有个老汉拄着拐杖,往前挪了两步,又赶紧退了回去,嘴里念叨着:“项将军在时,也没见过白给粮的,这里面肯定有猫腻。”
秦斩看了李文书一眼,李文书会意,走上前,对着那老汉拱了拱手,用楚语说道:“老丈,我是郡府的文书李默,这放粮的规矩是咱们破楚侯定的,侯爷说了,楚地刚定,百姓受苦了,这粮是给大家渡难关的,绝无半分虚假。
您要是不信,我陪您去领,要是有半点差池,您找我算账。”
那老汉看了看李文书,又看了看远处站着的秦斩,犹豫了半天,终于从怀里摸出一块木牌,那是楚地百姓的门牌。
文书接过木牌,登记好姓名和人口,转身从粮仓里舀出一袋粟米,递到老汉手里:“老丈,您家三口人,这是六升米,您点点。”
老汉接过米袋,入手沉甸甸的,打开一看,里面是饱满的粟米,没有半点掺沙子。
他愣了愣,突然对着粮仓的方向跪了下去,磕了个响头:“多谢秦侯!
多谢秦侯!”
有了第一个人,后面的百姓就敢上前了。
不一会儿,仓门口就排起了长队,文书们忙得不可开交,百姓们领了粮,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,虽然还是不敢大声说话,却不再像之前那样慌张。
秦斩站在不远处,看着这一幕,心里稍稍松了些。
可他知道,这只是开始,一袋米换不来真正的信任,百姓心里的疙瘩,还得慢慢解。
第二章巷陌哭声,牛去谁归
从南仓出来,秦斩和李文书沿着小巷往城西走。
城西是平民区,大多是低矮的土坯房,墙头上还留着秦军攻城时箭簇的痕迹。
巷子里很安静,只有几个小孩在墙角玩泥巴,见了秦斩和李文书,吓得赶紧跑回屋里,关上了门。
走到巷子尽头,突然传来一阵哭声,断断续续的,带着老人的呜咽,听得人心里紧。
秦斩停下脚步,对李文书说:“去看看。”
两人循着哭声走过去,只见一间破旧的小院里,一个老妇坐在门槛上,手里抱着一个破布娃娃,哭得浑身抖。
院子里空荡荡的,只有一间茅草顶的屋子,屋檐下挂着几串干菜,一看就是家境贫寒。
李文书先走进院子,对着老妇拱了拱手:“老夫人,我们是路过的,听见您哭,特来问问,是不是遇到什么难处了?”
老妇抬起头,脸上满是皱纹,眼睛哭得红肿,见了李文书和后面的秦斩,先是一惊,想站起来躲进屋里,可腿一软,又坐了下去。
“你们……你们是秦军的人?”
她的声音带着颤抖,眼神里满是恐惧。
李文书赶紧摆手:“老夫人您别怕,我们不是当兵的,就是普通百姓,路过这里。
您有什么事,要是能帮上忙,我们一定帮。”
老妇看了看李文书,又看了看秦斩,见两人都没穿甲胄,神色也还算温和,才慢慢止住哭声,叹了口气:“没什么可帮的,我的牛……我的牛丢了。”
“牛?”
秦斩走上前,声音放得柔了些,“老夫人,您的牛是用来耕地的吗?怎么丢的?”
提到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