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o89集 药商访学规范种植(2 / 3)
>
素问指着甘草,指尖划过叶片上的脉络,“金银花喜肥,种上一年,地里的养分就被吸得差不多了,再接着种,要么长得瘦,要么容易招虫。
所以我让农人们轮作——今年种金银花,明年改种甘草,甘草的根能固氮,还能改善土壤的黏性,等再过一年,这块地又能种金银花,产量能比连种的地高两成。”
田和蹲下身,仔细看着甘草的根部,又扒开旁边的土,果然见土里的须根密密麻麻,比齐地药田里的要粗壮些。
“那虫害呢?”
他追问,“我们那儿的金银花,总被蚜虫啃,一长蚜虫,叶子就黄,花苞也掉。”
素问闻言,抬手往不远处的金银花藤上指了指:“你们看那藤叶背面。”
田和忙凑过去,眯着眼睛瞧——只见叶片背面爬着几只红色的小虫子,还有些通体橙红、带着黑点的小瓢虫,正趴在叶子上,一口一口啃着那些小红虫。
“这是……瓢虫?”
他愣了愣,“这虫子也能治蚜虫?”
“是七星瓢虫。”
素问笑着点头,伸手轻轻捏起一只瓢虫,放在田和手心,“这虫子专吃蚜虫,一只瓢虫一天能吃几十只,比撒石灰粉管用多了。
我们在药田边上种了些油菜花,瓢虫冬天就躲在油菜花丛里,开春了又飞回药田,不用特意养,也不用花钱买。”
田和捧着那只七星瓢虫,只觉得手心痒痒的,心里却亮堂了不少。
他身后的药商们也都凑过来,有的数瓢虫背上的黑点,有的忙着记笔记,还有人跑去看田边的油菜花,嘴里念叨着:“原来还能这么驱虫,比我们撒石灰粉强多了,还不伤苗。”
又往前走了一段,前面传来淡淡的腐殖土气息。
素问指着一个用竹篱笆围起来的土堆,土堆上插着块木牌,写着“酵粪肥”
四个字。
“这是用牛栏粪、秸秆、还有药田的枯枝败叶堆的,”
她蹲下身,用树枝拨开表层的土,露出里面黑的松软泥土,“一层粪一层秸秆,浇上淘米水,盖着塑料布酵三个月,就成了肥。
这种肥比干粪有劲,撒在地里,土壤能变得松软,药材的根能扎得深,抗病性也强。”
田和伸手摸了摸那酵好的粪肥,手感松软,闻着只有淡淡的土腥味,没有干粪的臭味。
他想起自己在齐地时,药农们都是直接把干粪撒在地里,不仅见效慢,还容易招虫,不由得叹道:“原来施肥也有这么多讲究。
姑娘,这些法子,我们能记下来吗?”
“不仅能记,还能带走。”
素问转身走向传习所,片刻后抱来一捆竹简,竹简用牛皮绳捆着,封面刻着“药材种植规范”
五个字。
她把竹简递给田和:“这里面记了轮作的时间表,比如金银花跟甘草轮作、板蓝根跟决明子轮作;还有各种虫害的识别方法,除了蚜虫,还有尺蠖、红蜘蛛的防治法子;酵粪肥的比例、浇水的次数,都写得清清楚楚,还有图谱。”
田和双手接过竹简,只觉得那捆竹简沉甸甸的,不仅是竹片的重量,更是实实在在的希望。
他翻开一卷,只见上面用墨笔写着“金银花种植:春播三月,行距一尺五,株距一尺,苗期每十日浇一次水,花期前施一次酵粪肥……”
,旁边还画着金银花苗的样子,连叶片的纹路都画得明明白白。
“姑娘,这……这太贵重了。”
田和声音有些颤,他知道这样的种植方法,是多少药农多少年的经验积累,素问就这么轻易地给了他们,“我们带的海盐,怕是换不起这竹简。”
“田大哥说的哪里话。”
素问笑着摇头,“药材种植,不是一家一户的事。
齐地的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