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o8o集 寒冬防疫煤炉改良(1 / 3)

加入书签

寒炉改灶记

邯郸的寒冬来得猝不及防。

一夜北风卷着碎雪,将城郭内外裹成白茫茫一片,屋檐下的冰棱挂得有半尺长,踩在积雪上的脚步声都带着冻裂的脆响。

黎明时分,医署的门板被拍得咚咚作响,李伯披着棉袄开门,见是两个面色慌张的汉子,怀里抬着个昏迷的妇人,嘴里急喊:“素问姑娘呢?快救救俺媳妇!”

素问刚熬完治疗风寒的汤药,听闻动静立刻迎出来。

妇人被放在长凳上,面色潮红却四肢冰凉,嘴唇泛着异样的樱桃红,呼吸微弱得几乎察觉不到。

“这是第三个了。”

李伯蹲下身号脉,眉头拧成疙瘩,“昨日城西张家的小子,前天城南的老嬷嬷,都是这般模样,醒来的没一个。”

素问指尖搭上妇人腕脉,又翻开她的眼睑查看,心头猛地一沉。

系统光屏在眼前弹出:“一氧化碳中毒,需立即移至通风处,辅以吸氧急救。”

可大秦哪来的氧气?她当机立断:“快抬到院子里,解开她领口的扣子,撬开嘴喂点温水!”

又对身后的医官喊,“取银针来,扎人中、涌泉两穴!”

银针落下,妇人喉咙动了动,咳出一口浊气,却依旧没睁眼。

素问望着院外漫天飞雪,忽然想起这几日接诊的病例,病者都有个共同点——家中烧煤取暖,且门窗关得严实。

她转头问那两个汉子:“你家煤炉是不是放在卧室里?夜里是不是把窗户都糊死了?”

汉子们愣了愣,连连点头:“是啊姑娘,天太冷了,不糊严实点冻得睡不着。

可这跟俺媳妇生病有啥关系?”

“是煤烟里的毒气害的。”

素问沉声道,“煤烧不透会生出毒气,积在屋里散不出去,人吸多了就会昏迷,严重的要出人命。”

这话传开,候诊的百姓都慌了神。

一个老汉搓着冻红的手道:“那可咋办?不烧煤要冻死人,烧煤又要中毒,这冬天没法过了!”

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,满院都是焦虑的叹息声。

素问回到诊室,铺开竹简沉思。

系统提示“改善通风可解决核心问题”

,可寒冬里谁愿敞着门窗?她想起现代的烟囱原理,或许能给煤炉加个“通道”

,把毒气引到屋外去。

她拿起炭笔,在竹简上画起来:底座是寻常煤炉的样子,炉身加高半尺,炉顶接一根弯曲的铁管,铁管一端伸出窗外,接口处用黏土封严。

“姑娘,这是啥?”

李伯凑过来,盯着竹简上的图形纳闷。

“改良煤炉。”

素问指着铁管道,“在炉顶加这根通风管,毒气顺着管子排到屋外,屋里就安全了。”

她又补画了细节,“管子要稍微倾斜,防止雨雪灌进去,接口处必须封紧,不能让毒气漏出来。”

李伯摩挲着竹简,越看越觉得有道理:“这法子好!

可谁能打造这玩意儿?城里的铁匠铺怕是没做过这种炉具。”

“去找王铁匠。”

素问想起之前打造医用剪刀的铁匠,“他手艺好,又肯琢磨新东西。”

吃过早饭,素问揣着竹简赶往城西的铁匠铺。

王铁匠正蹲在炉边敲打着马蹄铁,火星溅在积雪上,瞬间化出小坑。

听闻来意,他接过竹简端详片刻,皱起眉头:“炉身好打,可这通风管要跟炉顶接牢,还不能漏烟,得用熟铁锻打,费时费力啊。”

“王师傅,这关系到百姓的性命。”

素问恳切道,“你算算打造一个的成本,我去跟郡守申请款项,尽量让百姓能低价买到。”

王铁匠沉默半晌,突然把铁锤往铁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