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o74集 传习所交流魏地献宝(3 / 4)
热并用,姑娘请看是否可再优化?”
素问接过竹简,仔细研读后道:“此方甚好,只是痢疾多有里急后重之症,可加少量木香理气止痛。”
她想起之前给魏地使者的建议,“若配合马齿苋煮水喝,效果更佳。”
正说着,医署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,一名妇人抱着热的孩童狂奔而入:“素问姑娘,救救我的孩子!”
孩童浑身滚烫,咳嗽不止,面色潮红。
裴松立刻上前诊脉,又查看孩童舌苔:“是风热感冒,已入肺经。”
素问点头,对学徒道:“取金银花、连翘各三钱煎水,再准备银针。”
她转头对裴松道,“裴院正,咱们不如现场演示针药并用?”
裴松欣然应允。
素问先让妇人给孩童喂下药汤,随即取过银针,在孩童“曲池”
“肺俞”
二穴轻刺;裴松则补充针刺“少商”
穴,挤出几滴黑血。
不过半个时辰,孩童的烧便退了大半,不再哭闹。
妇人千恩万谢地离去后,裴松叹道:“姑娘针法轻柔,最宜儿科,这‘针药并举’的火候,裴某今日才算真正见识。”
当日午后,双方又交流了外伤治疗的经验。
裴松带来了魏地的“止血散”
配方,素问则展示了传习所新制的“止血膏”
,并教魏地医官如何将半枝莲、续骨草等药材熬制成膏。
魏地医官们看得连连惊叹,不停在竹简上记录:“这药膏附着力强,战场救治可比散剂方便多了!”
第四章三日论防,医道无界
第三日的交流聚焦于“疫病防治”
,这正是素问最擅长的领域。
经堂内摆上了传习所绘制的“防疫图谱”
,从隔离棚搭建到水源过滤,从衣物蒸煮到艾草熏房,图文并茂,一目了然。
“赵地漳水疫后,我总结出‘隔离、消毒、溯源’三则,”
素问指着图谱,“隔离可阻传染,消毒可灭病菌,溯源可防复,三者缺一不可。”
裴松看着图谱上的“药材储备库”
图示,眼神一亮:“姑娘此举真是未雨绸缪!
魏地去年因痢疾爆,药材短缺,死伤甚众,若早有储备库,必能减少伤亡。”
“不仅要储备药材,更要规范药材质量。”
素问取出药材商盟的检验印记,“所有入市药材需经医署检验,贴此印记方可售卖,如此可杜绝假药害人。”
裴松接过印记细细端详,又听闻素问设立“献方奖”
收集民间偏方,更是赞不绝口:“姑娘的防疫之法,已远治病本身,是在守护一方生民。
我魏地太医院当效仿此法,设立药材检验署与防疫关卡。”
交流过半,裴松命侍从取来一卷厚厚的竹简,郑重地递给素问:“这是《魏地针灸铜人图谱》,记录了铜人所有穴位的定位与主治病症,今日赠予姑娘,愿能助赵地针灸教学。”
素问接过竹简,触感厚重,里面不仅有文字记录,还有精细的铜人穴位图。
她也取出《赵地药材全谱》的修订版,回赠给裴松:“此谱收录了赵地百余种药材,包括蒲公英根、马齿苋等民间良药,附上了种植与炮制之法,望能补魏地药材之缺。”
双方还互换了防疫汤配方与针灸手法口诀,传习所的学徒与魏地医官们围在一起,互相请教着对方的技艺。
陈石正拿着魏地医官的“骨度分寸尺”
,在铜人身上反复测量;魏地的年轻医官则缠着李伯,询问“轮作种药”
的具体方法。
暮色四合时,交流已近尾声。
裴松再次走到针灸铜人旁,轻抚着铜人的经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