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o59集 图谱增修民间献方(1 / 3)

加入书签

蒲根济世,良方归心

暮色刚染透邯郸医署的青瓦,传习所的学徒陈生便背着药篓踉跄而入,草鞋上的泥点溅了半阶青苔。

他顾不得擦拭额头的汗,一把抓住正在整理竹简的素问衣袖:“先生!

邻县洺水镇有奇事!”

素问指尖正抚过《赵地药材全谱》中“金银花”

的木刻图谱,闻言抬眸。

这少年入所三月,向来沉稳,此刻却满眼亮:“镇上张老妪的儿媳得了乳痈,肿得像揣了个热炭团,连稳婆都摇头,竟被老妪用‘婆婆丁’根治好了!”

“婆婆丁?”

素问眉梢微动。

这名字是乡野俗称,她遍查医书,只在《神农本草经》中见过“蒲公英”

的零星记载,却从未提及可治乳痈。

乳痈乃产妇大忌,轻则化脓溃烂,重则丢了性命,邯郸医署向来用金银花配连翘施治,效果时好时坏,常有农户因家贫拖延成重症。

“具体如何治法?”

她追问着,已随手取过案上的布巾,将图谱竹简匆匆裹起。

“老妪说挖根煮水喝,喝了三日就消了肿!”

陈生喘着气,“我亲眼见那媳妇抱娃喂奶,半点事儿没有。”

素问当即起身,对身旁整理药柜的李伯道:“备马,即刻去洺水镇。”

李伯刚应了声,又想起一事:“姑娘刚从漳水畔回来,歇半个时辰再走不迟。”

“乳痈拖一刻便多一分风险,”

素问已挎上药箱,指尖划过腕间隐现的系统光屏,“若这偏方真有效,能救多少产妇。”

两匹快马踏着余晖出了城,官道旁的芦苇被风吹得沙沙作响。

陈生在马背上絮絮说着洺水镇的情形:张老妪守寡多年,靠采药换些粮食,一手土法子在镇上救过不少人,只是性子孤僻,从不肯将方子外传。

素问闻言沉吟,民间藏医多有绝技,只是苦于无人整理,许多良方便随人逝去,这正是《赵地药材全谱》最该补全的空白。

月上中天时,两人终于摸到张老妪的茅草屋。

柴门虚掩,屋内飘出淡淡的草药香。

素问轻叩门板,里头传来苍老的声音:“谁啊?”

“晚辈素问,听闻老夫人有治乳痈的良方,特来请教。”

她话音刚落,门“吱呀”

一声开了,一位满头银的老妪扶着门框,浑浊的眼睛上下打量着她:“你是邯郸来的医官?”

得到肯定答复,老妪却转身要关门:“都是乡下土办法,入不了医官的眼。”

素问连忙上前一步,诚恳道:“晚辈见过太多产妇因乳痈受苦,若老夫人的方子能救人,便是天大的功德。”

她掀开药箱,取出一小罐精制的蜂蜜,“这是邯郸特产的枣花蜜,晚辈一点心意。”

老妪盯着蜂蜜罐沉默片刻,终是侧身让他们进屋。

土炕边堆着晒干的草药,墙角的陶罐里插着几束带根的野草,叶片呈锯齿状,顶端开着细碎的黄花——正是蒲公英。

老妪蹲下身,从陶罐里取出一把褐色的根块,根须蜷曲如老龙爪,带着泥土的腥气:“就是这东西,埋在田埂边、墙角下都有,挖回来洗干净,晒干了切段煮水,早晚各一碗。”

素问接过根块,指尖刚触到,腕间的系统光屏便自动弹出,淡蓝色的光晕笼罩着根块,一行字迹清晰浮现:蒲公英根,性味苦、甘、寒,归肝、胃经,清热解毒,消肿散结,对乳痈(乳腺炎)有特效,可内服亦可外敷。

她心中一震。

系统的扫描从无差错,这不起眼的草根竟真有奇效!

陈生早已取来纸笔,素问立刻道:“陈生,快绘图记录,根须的形状、断面的纹理都要画清。” 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