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o49集 军中医疗队机动救援(1 / 3)

加入书签

药旗随车,生脉一线

暮春的风裹着硝烟味掠过荒原,素问站在医署的土坡上远眺,眉头拧成了疙瘩。

西北边境战事吃紧,伤员每日络绎不绝地被抬回,医署后院的药材库日渐空虚,尤其是止血藤、续骨草这类外伤必备药,已经到了“用一株少一株”

的境地。

“苏医官,山民送来的药材又少了三成,说山里能挖的都快挖绝了。”

学徒阿竹抱着空药筐跑过来,裤脚还沾着泥点,语气里满是焦灼。

素问接过药筐翻看,底下只剩些干枯的草根,连像样的藤蔓都少见。

她想起半月前系统突然弹出的提示:“警告:止血藤、续骨草等六种常用药材因过度采挖,野生种群濒临枯竭,预计下月将出现断供危机。”

当时她只当是系统的常规预警,如今才知危机已迫在眉睫。

回到医署,素问铺开地图,指尖划过边境的山脉。

山民世代靠采挖药材补贴家用,可战事一来,需求陡增十倍,再厚实的“家底”

也经不住这般消耗。

“总不能坐等着药材断供。”

她敲了敲桌案,目光落在医署后院那片闲置的空地上——那里曾是前任医官种蔬菜的地方,后来战事忙了便荒了。

“阿竹,去把锄头、犁耙找出来,再叫上几个手脚麻利的学徒。”

素问话音刚落,便率先往后院走去。

阿竹虽疑惑,却也立马应声照做。

后院的土地板结得厉害,素问挽起袖子,一锄头下去只刨出个浅坑。

正费力时,身后传来咳嗽声,转头见李伯拄着拐杖站在门口。

李伯是医署的老药工,种了一辈子地,后来腿受了伤才来医署帮忙分拣药材。

“苏医官这是要开荒?”

李伯眯着眼打量空地,“这地向阳,土层也厚,倒是块好地,就是得先松松土。”

他说着蹲下身,用手指捻了捻土块,“得先浇遍透水,再撒些草木灰肥田。”

素问眼睛一亮,连忙扶李伯坐下:“李伯,正想请您指点。

系统说野生药材要枯竭了,我想试着自己种药。”

李伯闻言叹了口气:“早就该这样了。

前几年我还劝过山民,挖药时留些根须,可谁听得进去?如今好了,山里真没东西了。”

他颤巍巍地指向空地,“止血藤喜阳耐旱,得种在南边高些的地方;续骨草怕涝,得起垄种,沟里能排水。”

接下来几日,素问带着学徒们按照李伯的指点翻地、起垄、施肥。

她把系统里关于药材种植的资料抄录下来,贴在田边的木牌上,每天领着学徒们学习“选向阳地、勤除草、忌连作”

的要诀。

阿竹总记不住续骨草的种植间距,素问便让她在垄上每隔一尺插根小木棍,手把手教她“见苗间苗,留壮去弱”

这天清晨,素问正在地里查看种子芽情况,忽见李伯蹲在田埂上,手轻轻拂过刚冒头的嫩绿幼苗,眼眶有些红。

“以前靠天吃饭,山里有就有,没就没,看着伤员等着药材救命却拿不出来,夜里都睡不着觉。”

他声音有些哽咽,“现在咱们自己种药,看着这苗儿一天天长,心里踏实。”

素问望着田地里整齐的垄沟,幼苗在晨光中舒展叶片,像极了一张张充满生机的小脸。

她知道,这不仅是一片药田,更是边境伤员的希望。

此后每日,除了处理医署的伤员,素问大半时间都泡在药田里。

正午太阳烈,她就带着学徒们给幼苗搭遮阳棚;雨天怕涝,就冒雨疏通排水沟。

李伯也常拄着拐杖过来,时不时指点几句,药田里渐渐多了欢声笑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