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82集 海外建馆选优秀弟子赴西域驻馆(2 / 3)

加入书签

阗国百姓多以乳酪为食,若有孩童腹胀难消,当用何药?”

林小婉立刻起身应答:“回先生,乳酪性寒,孩童脾胃弱,可用炒麦芽与山楂煮水,既解腻又消食,且这两味药在西域也易寻得。”

素问点头,又问陈石:“龟兹国多沙漠,百姓常眼干视物模糊,当如何调理?”

“可用本地的沙棘果榨汁,再配合桑叶煮水熏眼,沙棘补肝,桑叶明目,且皆为西域本土之物,无需从大秦转运。”

陈石答道。

测试结束,素问与秦斩在案前筛选名单,最终选定二十名弟子,林小婉与陈石均在其中。

当晚,医署设宴送行,秦斩亲自为每位弟子斟酒:“西域路途遥远,我已让人备好防风沙的帷帽、抗寒的裘衣,还有能净化水质的净水丹。

若遇战乱,可持我大秦令牌前往当地驿站求助,朝廷永远是你们的后盾。”

素问则递过一本装订好的册子,封面写着《西域常见病诊疗纪要》:“这里面记了西域常见的风沙眼、乳酪积滞等病症的治法,还有各地的禁忌——比如大宛国百姓忌用猪胆入药,你们务必记牢。”

三日后,咸阳城外的官道上,二十名弟子身着青色医袍,背着装满药材与医书的行囊,头戴帷帽,正与前来送行的人告别。

林小婉抱着母亲缝制的棉布护膝,眼眶微红,却还是笑着说:“娘,您放心,我定会在西域治好更多人,等医馆建成,就写信给您报喜。”

陈石拍了拍她的肩膀,指向远处的商队:“那是朝廷派往西域的商队,我们跟他们同行,安全得很。”

秦斩与素问立在城楼上,看着弟子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尘土中。

素问轻声道:“这些弟子就像种子,撒在西域的土地上,终会开出医道的花。”

秦斩望着远方,握住她的手:“待明年此时,西域的医馆定会传来佳音。

到那时,大秦医道不仅能护我大秦百姓,更能惠及四海万民。”

风掠过城楼,带着西域的沙尘气息,仿佛在诉说着远方的期待。

二十名弟子的身影虽小,却承载着大秦医道的希望,正朝着西域的方向,一步步走去,将医者的仁心,洒在漫长的征途上。

行至半月后,商队抵达玉门关。

关外的风沙比关内更烈,帷帽的纱巾上很快积了一层细沙。

林小婉取出净水丹,放进随身携带的水囊里,摇晃片刻后递给身边的商队伙计:“大哥,喝口水吧,这水能解风沙带来的燥热。”

伙计接过水囊一饮而尽,笑着说:“姑娘心善,有你们这样的医者去西域,那里的百姓可有福了。”

陈石则在检查药材,现几包甘草有些受潮,立刻取出随身携带的干燥草木灰,将甘草埋在里面:“这甘草是治咳嗽的良药,可不能坏了,到了于阗国,好多百姓都等着用它呢。”

又行十日,商队抵达龟兹国的都城。

当地的官员与百姓早已在城外等候,看到身着秦医袍的弟子,纷纷上前迎接,用生硬的秦话喊着:“秦医来了!

秦医来了!”

一位白老者拄着拐杖,颤巍巍地走到林小婉面前,指着自己的眼睛,咿呀比划。

林小婉立刻明白,老者是得了风沙眼,她取出随身携带的桑叶,又从行囊里拿出清水,将桑叶煮软后敷在老者的眼睛上,轻声说:“阿爷,敷上一刻钟,您就会觉得舒服些。”

老者闭上眼睛,脸上露出感激的笑容。

周围的百姓见状,纷纷围上来,有的指着自己的膝盖,有的捂着肚子,眼里满是期待。

陈石见状,立刻对弟子们说:“大家先搭起临时医棚,我们先为百姓诊治,再筹备医馆的建设。”

弟子们立刻行动起来,有的搭棚,有的摆放药材,有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