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56集 资质考核老乡医因经验足获高评(2 / 3)

加入书签

p>乡里有个老痰喘,咳了三年,吃了不少药都没用,俺用姜半夏配着陈皮、茯苓,熬了半个月的药,他就不咳了。

只是这生半夏,俺从不给人直接用,每次炮制都要蒸够三个时辰,确保毒性去尽才放心。”

李默翻了翻《秦医规范》,上面记载的与陈九叔说的分毫不差,甚至多了几分乡野实践的细节,他眉头舒展了些,朝林溪点了点头。

林溪见状,便让人抬上第二试的“患者”

——三位志愿者,分别装作有不同病症,需医者通过诊脉、问诊来判断病情。

第一位“患者”

是个年轻汉子,装作腹痛。

陈九叔先让他坐下,伸出右手,指尖搭在他的腕脉上,片刻后又换了左手,随后问道:“你腹痛是隐隐作痛,还是绞痛?饭前痛得厉害,还是饭后?有没有拉肚子?”

汉子按照事先编好的剧本回答:“是绞痛,饭后痛得更厉害,没拉肚子,但觉得腹胀。”

陈九叔又摸了摸他的肚子,从左下腹摸到右下腹,问道:“这里痛不痛?”

“痛!”

汉子配合地叫了一声。

陈九叔直起身,对三位考官说:“大人,他这是食积腹痛。

乡里人常吃粗粮,但若吃得太急,或吃了冷食,就容易积在肠胃里,导致绞痛。

俺在乡里遇过不少这样的,只要用山楂、麦芽、神曲熬水喝,再揉一揉肚子,过两个时辰就好。”

林溪让人核对“患者”

的预设病症,正是食积腹痛,她眼中闪过一丝赞许。

第二位“患者”

是个老妇人,装作咳嗽。

陈九叔诊脉后,又看了看她的舌苔,问道:“你咳嗽有没有痰?痰是白的还是黄的?晚上咳得厉害,还是白天?”

老妇人答:“有痰,是黄的,晚上咳得睡不着觉,喉咙还疼。”

“你这是风热咳嗽,”

陈九叔笃定地说,“乡里入夏后常有人得这病,多是贪凉吹了夜风,又吃了辛辣的东西。

俺常用桑叶、菊花、杏仁熬水,再加点冰糖,喝个三天就见效。

去年夏天,云阳乡有个孩子咳得喘不过气,俺就是用这个方子,两天就不咳了。”

第三位“患者”

是个小姑娘,装作头痛。

陈九叔诊脉时,现她的脉跳得又快又细,便问道:“你头痛是两边痛,还是前额痛?有没有觉得头晕、心慌?最近是不是常熬夜?”

小姑娘愣了一下,她事先只被安排说“头痛”

,没准备其他台词,只好如实答道:“是两边痛,有时候会头晕,最近帮着家里织布,常熬夜到半夜。”

陈九叔笑了笑:“这就对了,你这是血虚头痛。

小姑娘家熬夜多了,气血不足,就会头痛头晕。

俺在乡里遇过不少织布的姑娘,都有这毛病。

只要用当归、白芍、川芎熬水喝,再让她少熬夜,多吃点红枣、桂圆,过几天就好了。”

三位“患者”

的病症全被陈九叔说中,王医正终于开口,语气缓和了些:“你诊脉很准,问诊也细致,只是这些病症都不算疑难,若遇紧急情况,你又该如何处置?”

林溪随即让人抬上最后一试的道具——一个模拟“溺水昏迷”

的假人,旁边放着针灸用的银针、艾草和一碗清水。

“陈老丈,”

林溪说,“假设此人溺水被救起,已经昏迷,没有呼吸,你该如何急救?”

这是应急处置的关键一试,此前已有三位考生因不知如何急救而被淘汰。

陈九叔却没有丝毫慌乱,他快步走到假人身边,先将假人的头偏向一侧,用手指清理了“口鼻”

中的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