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42集 秦斩奏请朝廷禁民间私自炼丹(2 / 3)
光落在周文渊身上,“青州乱葬岗的民夫、李家庄的十七口人,他们求的也是心安,可最后换来的却是惨死。
那些‘丹师’用毒物炼丹,赚的是昧心钱,害的是百姓命,这等事,难道还要纵容?”
周文渊脸色微变,却仍不肯退让:“秦大人说的是害命的奸人,并非所有炼丹者。
太清宫的道长们也炼丹,难道也要禁?再说,有些官员家中也有丹炉,若禁了民间,岂不是落人口实,说陛下只许州官放火?”
“太清宫炼丹,是为陛下祈福,所用药材皆由太医院甄选,且从不出售给民间,与那些害民的‘丹师’不同。”
秦斩寸步不让,“至于官员家中的丹炉,若陛下恩准禁民间炼丹,臣愿带头查勘京中官员,凡私藏丹炉、私用丹料者,一并按律处置。
律法面前,官民一体,何来‘州官放火’之说?”
两人在殿中争执起来,烛火被风吹得摇曳,将他们的影子投在墙上,忽明忽暗。
永熙帝看着两人,手指轻轻敲击着御案——他知道周文渊的顾虑,炼丹之事牵扯到不少世家大族,禁绝民间炼丹,难免会得罪人。
可秦斩说的也没错,若因怕得罪人而放任不管,迟早会酿成大祸。
“够了。”
永熙帝的声音响起,殿中顿时安静下来。
他拿起朱笔,在秦斩的奏疏上写下“准”
字,墨痕透过纸背,晕开一小片深色,“秦卿所言极是。
民间私自炼丹,害命敛财,扰民生,乱秩序,若不禁绝,国无宁日。
传朕旨意:即日起,民间不得私设丹炉,不得私自炼丹、售丹,违者按律处置;各州府即刻张贴告示,宣讲炼丹危害;太医院限三日内编好《辨毒录》,往各州县。”
秦斩躬身谢恩,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:“臣遵旨!”
周文渊看着御案上的朱批,张了张嘴,最终还是叹了口气,躬身道:“臣遵旨。”
永熙帝放下朱笔,目光望向殿外——落樱已经停了,阳光透过窗棂,洒在金砖地上,映出一片温暖的光晕。
他知道,禁民间私自炼丹只是第一步,接下来还要应对世家大族的不满,还要安抚百姓的恐慌,还要追查那些害命的“丹师”
。
可只要能保百姓平安,这些麻烦,他都得扛下来。
“秦卿。”
永熙帝看向秦斩,眼神里带着信任,“禁炼丹之事,就交由你全权负责。
若有阻力,可直接向朕奏报。”
“臣定不辱使命!”
秦斩的声音铿锵有力,玄色官袍在阳光的映照下,仿佛也染上了一层金色。
他知道,接下来的路不好走,那些靠炼丹牟利的豪强、世家,绝不会善罢甘休。
可他想起李家庄那个孩子的母亲,想起青州乱葬岗上的新坟,便觉得无论有多少阻力,都必须走下去。
殿外的风又吹了起来,带着一丝暖意。
秦斩走出紫宸殿时,看到廊下的樱花已经落尽,枝头冒出了嫩绿的新芽。
他知道,禁绝民间私自炼丹,就像这新芽破土,或许会遇到风雨,或许会遇到阻碍,但只要坚持下去,终会迎来枝繁叶茂的一天。
三日后,禁民间私自炼丹的旨意传遍了全国。
各州府的告示贴在城门口、集市上,百姓们围在告示前,议论纷纷——有人半信半疑,有人拍手称快,也有人担心以后没“丹”
可求。
可当医官们带着《辨毒录》,在集市上演示丹渣如何毒杀鸡鸭,又治好几个染了丹毒的百姓后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,炼丹不是求福,而是招祸。
秦斩则带着人手,从青州开始,追查那些害民的“丹师”
。
<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