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o7集 素问下乡亲诊疑难杂症获乡民认可(2 / 3)

加入书签

他跟邻居家娃去地里挖红薯,生吃了好几个!

我当时还骂了他,没想到……”

“是食积生寒,堵了肠胃。”

素问从药箱里取出一个陶罐,倒出几粒褐色的药丸,“这是‘消积丸’,用温水化开喂他吃,半个时辰内应该会排便,排完就好了。

要是还痛,你再来找我。”

妇人接过药丸,慌慌张张地抱着孩子跑了。

围观的农人们见素问两下就稳住了两个重症,先前的警惕渐渐变成了好奇,有几个家里有病人的,开始小声打听能不能也给看看。

日头升到头顶时,素问已经在张老丈家的院里摆了张木桌,给村里的人看起了病。

李阿婆的风湿痛,她教了按压穴位的法子,还留了外敷的草药;赵小哥总咳嗽,她说是肺热,让他用梨煮水喝,再配上两包草药;就连村里最调皮的狗蛋,手上长了冻疮,她也用草药汁给他涂了,说过几天就能好。

可到了下午,气氛突然又紧张起来。

村正领着几个汉子抬着门板跑来,门板上躺着个面色青紫的妇人,呼吸微弱,肚子却高高隆起,像是怀了足月的孩子。

“素问姑娘,这是刘三家的媳妇,”

村正急得直跺脚,“怀娃七个月了,从昨儿晚上开始腹痛,刚才突然就没了力气,村里的稳婆说……说大人小孩都保不住了,您快救救她!”

围观众人顿时安静下来,连大气都不敢喘。

稳婆站在一旁,皱着眉道:“姑娘,这是难产的征兆,妇人已经没了力气,怕是……”

素问没说话,快步走到门板边,先摸了摸妇人的脉搏,又轻轻按了按她的肚子,脸色渐渐凝重:“不是难产,是胎位不正,加上气血不足,胎儿在里面缺氧了。”

她从药箱里取出一根长针,又拿出一小瓶红色的药汁,“稳婆,麻烦您帮我按住妇人的腿,我要施针刺激她的气血,再调整胎位。”

稳婆犹豫了一下,还是照做了。

素问深吸一口气,银针精准地刺入妇人的合谷穴和太冲穴,又让村正的媳妇喂妇人喝下那瓶药汁——那是用当归、红花熬制的补血剂,能快补充气血。

时间一点点过去,妇人的呼吸渐渐平稳,脸色也恢复了些血色。

素问趁着她气息稍顺,双手轻轻放在她的肚子上,一边按压一边轻声说:“放松,跟着我的力道走。”

突然,妇人闷哼一声,肚子猛地一缩。

稳婆眼睛一亮,喊道:“动了!

胎位正了!”

又过了半个时辰,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,一个白白胖胖的男婴降生了。

刘三扑到门板边,看着平安无事的媳妇和孩子,眼泪直流,“扑通”

一声就给素问跪下了:“姑娘!

您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!

我刘三这辈子都记着您的好!”

夕阳西下时,柳溪村的人都聚到了张老丈家的院里。

老妇人端来热气腾腾的小米粥,李阿婆提着一篮刚蒸好的窝头,赵小哥扛着一捆晒干的草药,就连刚生完孩子的刘三媳妇,也让刘三扶着,给素问送来了一布包鸡蛋。

“姑娘,您真是活菩萨啊!”

张老丈已经能坐起来了,握着素问的手,激动得话都说不完整,“先前村里来了好几个游医,不是骗钱就是治不好,您一来,我们这些老毛病都好了!”

素问笑着接过鸡蛋,把剩下的草药分给众人,又拿出一本小册子,上面记着常见病症的治法和预防法子:“这是《乡野常见病防治册》,你们留着,要是有不舒服的,先照着上面的法子试试,要是不行,就去县城的医馆找我们。”

农人们小心翼翼地接过小册子,像是捧着宝贝一样。

村正站在台阶上,大声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