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87集 改良路线素问识地理找安全道(1 / 3)

加入书签

黄沙漫过商队临时营地的木栅栏时,秦斩正用匕削着一根胡杨木枝。

刀刃划过木料的脆响里,总混着远处队员们压抑的咳嗽声——自三日前从死亡沙海寻回失联商队,已有七人因中暑引高热,连带着负责照看的伙计也面露倦色,连篝火堆里的枯木都烧得有气无力。

“将军,这是今日的水账。”

账房老张攥着油皮纸账本,手指在“饮马泉至黑风口段耗水三成”

那行字上反复摩挲,“按原路线走,下一个水源地在两百里外的落马坡。

可昨天派去探路的斥候回来说,那边的沙梁子上个月被风刮塌了,连带着泉眼都埋了。”

秦斩放下匕,胡杨木枝已被削成一支短棍,顶端刻着三道深浅不一的刻痕,分别代表着这趟行程中遭遇的沙暴、流沙和水源断绝。

他接过账本,指尖触到纸页上凝结的盐霜——那是老张赶路时,汗水浸透账本留下的痕迹。

“素问呢?”

秦斩抬头望向营地东侧的帐篷,帆布被夜风掀动,隐约能看见里面透出的微光。

“秦姑娘从刚才就对着那张地图没挪过窝,连晚饭送来的馕都没动几口。”

老张叹了口气,“也是难为她了,这沙漠里的路连老驼夫都不敢说摸清,她一个姑娘家……”

话没说完,帐篷的门帘突然被掀开。

素问抱着一卷泛黄的羊皮地图快步走出,裙角还沾着些沙粒,眼睛却亮得惊人,像找到了水源的骆驼。

“秦斩,你来看!”

她将地图铺在营地中央的石板上,指尖点在一处画着三角符号的位置,“这不是普通的沙丘标记,是我父亲手记里提过的‘鸣沙辨位法’。”

秦斩俯身看去,只见羊皮地图上除了常见的水源、驿站标记,还零散画着些奇怪的符号:有的是三道平行横线,有的是三角套着圆圈,最显眼的是从饮马泉到黑风口的路线旁,画着一条若隐若现的虚线,终点处标着一个小小的“井”

字。

“这些符号是什么意思?”

秦斩指着那三道横线问道。

“是沙层的厚度标记。”

素问蹲下身,从地上捻起一撮沙,“父亲当年行医路过西域,曾记录过沙漠里的‘活沙’与‘死沙’——三道横线代表沙层薄,底下是坚硬的岩层,不会陷人;三角套圆圈是风蚀岩,能挡风,适合扎营。”

她顿了顿,指尖沿着那条虚线划过,“这条线不是画上去的,是用狼毫蘸着盐水写的,不仔细看根本现不了。

你看这里,”

她指着虚线中段的一个拐点,“旁边标着‘月牙泉’,但不是我们知道的那个月牙泉,是个季节性的隐泉,只有在春分前后才会冒水。

现在刚过春分,说不定还能找到。”

老张凑过来,眯着眼睛看了半天:“可就算有隐泉,这路线比原路线绕了五十多里,万一走岔了……”

“不会走岔。”

素问从怀中掏出一个巴掌大的铜制罗盘,盘面上除了常规的天干地支,还刻着细小的刻度,“这是父亲做的‘沙罗盘’,指针不仅能指方向,还能根据沙粒的湿度偏转。

你看,现在指针偏向西南,说明那个方向的沙层里有水汽,和地图上的隐泉位置正好对上。”

秦斩接过罗盘,铜盘入手冰凉,指针在微微晃动后,稳稳指向西南方向。

他想起三日前在死亡沙海,就是素问凭着观察沙丘的走向,判断出流沙下有暗河,才带着队员们找到生路。

“但绕路会多耗一天时间,队里的伤号能撑住吗?”

秦斩看向帐篷那边,隐约能听见队员的咳嗽声。

“我已经配好了清热的汤药,让伙计们今晚多喝两碗,明天出前再给伤号扎一针‘定喘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