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88集 游学禁令(1 / 4)
第一章:禁令初下
大秦,咸阳城。
阳光洒在巍峨的宫墙之上,折射出肃穆又威严的光芒。
朝堂之上,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。
秦始皇嬴政高坐龙椅之上,目光深邃而锐利,扫视着下方一众臣子。
“朕听闻,如今各地游学之风盛行,诸多学子打着求学之名,四处奔走串联,其间不乏妄议朝政、传播不实流言者。
长此以往,大秦安稳何存?”
嬴政的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然。
丞相李斯出列,恭敬地拱手道:“陛下圣明,如今这游学之风确实乱象丛生,一些心怀叵测之人混入其中,蛊惑人心,若不加以管制,恐生祸端呐。”
众臣纷纷点头附和,他们深知,在这大秦刚刚统一、各方势力还在暗流涌动的时期,任何可能扰乱朝局、动摇民心的事都必须谨慎对待。
于是,一道游学禁令就这样在朝堂上敲定了下来。
旨意很快传往大秦各地,严禁学子未经许可擅自离开本地前往他处游学,各地官府需严格把控,一旦现违规者,严惩不贷。
在鲁国故地,有一处清幽的书院,名为墨竹书院。
这里汇聚了众多心怀学识抱负的年轻学子,平日里书声琅琅,大家时常聚在一起探讨学问,也畅想着能去大秦各地游历,增长见识,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。
书院里,一位名叫苏叶的年轻学子听闻了这游学禁令,顿时满脸的惊愕与不解。
他皱着眉头,对身边的同窗好友林渊说道:“这如何是好?我本想着过些时日便南下楚国故地,去探寻那边的风土人情与古老学识,如今这禁令一下,可全被打乱了呀。”
林渊也是一脸无奈,叹息道:“陛下此举或许是为了大秦安稳,可咱们这些一心求学的,却好似被缚住了手脚一般。”
而在民间,这游学禁令也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,激起了层层涟漪。
不少百姓对此议论纷纷,有的觉得这是稳定国家的必要之举,可也有许多人担心,如此一来,学问的交流岂不是要被阻断,大秦的文化展怕是会受影响。
第二章:暗潮涌动
禁令虽下,但并非所有人都甘心就此服从。
在齐地,有一位颇有名望的老夫子,名叫孔修,他一生秉持着有教无类、博采众长的治学理念,门下弟子众多。
这孔修听闻游学禁令后,大为不满,他觉得学问本就该在交流碰撞中才能不断展,这禁令无疑是固步自封。
于是,孔修在自己的学馆里召集弟子,慷慨激昂地说道:“大秦此举实乃短视啊,我等学子若不能走出去,见识不同的风土、不同的思想,如何能让学问精进?我决定,不能就这样坐视不理,我要上书陛下,恳请收回这游学禁令。”
他的弟子们虽也觉得有理,但心中还是有些担忧,毕竟违抗禁令可不是小事。
可孔修心意已决,当下便写好了奏疏,派人送往咸阳。
而在一些偏远之地,也有个别胆大的学子,抱着侥幸心理,想要偷偷地踏上游学之路。
在巴郡的深山里,有个叫陈风的学子,家境贫寒却聪慧好学。
他听闻了外面广阔世界的精彩,对那些未曾见过的书籍典籍、未曾听过的学术见解充满了向往。
哪怕知道有禁令在,他还是收拾了简单的行囊,趁着夜色,瞒着家人,踏上了前往中原的道路。
一路上,陈风小心翼翼,专挑偏僻的小路走,生怕被官府的人现。
可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,在路过一处小镇时,还是被当地的亭长带人给拦住了。
亭长看着陈风,严厉地呵斥道:“你这小子,难道不知有游学禁令吗?还敢私自外出,莫不是想违抗王法?”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