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42集 招揽贤才(2 / 3)

加入书签

顿时涨红了脸,正要反驳,却听嬴政开口了。

"

淳于先生以为,当年大禹治水,用的是礼乐还是疏浚之法?"

嬴政的声音不高,却让殿内瞬间安静,"

商鞅变法时,若不是墨家弟子改良了耕牛轭具,关中如何能一年增粮百万石?"

淳于越脸色白,却仍强辩:"

可可孔圣人曰"

"

孔圣人没见过大秦的驰道,也没见过郑国渠。

"

嬴政打断他,拿起李二郎的图纸,"

你说这纺车一昼夜能纺丝百斤?"

"

是!

"

李二郎挺直腰杆,"

晚辈在蜀地试验过,只需两人看管,效率是旧式纺车的十倍。

"

嬴政忽然看向李斯:"

传令将作监,按此图试制十架。

若真如他所说,朕赏他黄金百斤,良田五十亩。

"

李二郎惊得瞪圆了眼睛,旁边的陈算却偷偷用胳膊肘碰了碰他,低声道:"

还不快谢恩?"

当众人退出偏殿时,日头已过中天。

淳于越望着宫墙下的日晷,忽然对身边的弟子叹道:"

方才陛下说的,倒让我想起年轻时在稷下学宫,与墨家弟子争论兼爱与耕战"

弟子不解:"

先生不是说墨家非乐太过偏激吗?"

"

可他们造的连弩车,确实能护一城百姓。

"

淳于越望着远处工坊的烟囱,忽然笑了,"

去给我买份《大秦律令》,老夫倒要看看,这新朝的律法里,有没有工匠可入仕的条文。

"

暮色渐浓时,李斯的车驾从驿馆前经过。

听到里面传来楚地的《橘颂》与秦腔的《诗经》混在一起的歌声,他掀开车帘,正见李二郎与几位西域商人围着陈算,在沙盘上推演新的算筹之法。

车旁的侍中低声问:"

相爷,需不需要提醒他们明日卯时早朝?"

李斯摇摇头,放下车帘时轻声道:"

让他们闹吧。

当年商君入秦,不也是在市井酒肆里,与贩夫走卒论过变法吗?"

车驾碾过青石板路,留下两道辙痕。

远处的冶铁工坊传来叮叮当当的敲打声,与驿馆的歌声、算筹碰撞声交织在一起,在咸阳城的暮色里织成一张无形的网——网里有来自七国的贤才,有即将破土而出的新制,还有一个正在悄然生长的,属于天下人的王朝。

三更时分,李二郎在驿馆的油灯下修改图纸。

窗纸上映出他俯身书写的影子,忽然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。

开门见是陈算,老者手里捧着个木盒,打开后里面是十几枚打磨光滑的算筹。

"

老夫算过了,八面叶轮的转比你原来的设计快三成,但磨损也会加剧。

"

陈算指着图纸上的一处,"

这里加个铜制轴承,能多用三年。

"

李二郎连忙提笔改动,忽然听到隔壁传来淳于越与几位儒生的争论声,这次不再是"

封禅礼仪"

,而是在讨论如何修订《田律》才能让亩产更高。

他抬头看向窗外,咸阳宫的灯火在夜色中明明灭灭,像极了父亲说过的,大禹治水时点亮在龙门山崖上的火把。

天快亮时,李斯审阅完最后一份荐举名册。

晨光从窗棂照进来,在"

淳于越"

三个字上投下一道金光——这位昨日还坚持复古的儒生,竟在夜里写了篇《论齐鲁水利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