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82集 展经济(3 / 4)
材,可木材商却更想要布匹。
林缚得知这个情况后,立刻召集了几个有经验的商人商议。
最后决定,由官府出面,铸造一批新的铜钱,投入市场流通。
为了保证铜钱的信誉,官府还规定,百姓可以用粮食、布匹等物资到官府兑换铜钱,商人也可以用铜钱到官府兑换各种物资。
这个办法一出,立刻受到了大家的欢迎。
市面上的货币渐渐多了起来,交易也变得更加便捷了。
其次是运输问题。
因为道路在战争中遭到了严重破坏,商人运输货物非常困难。
有的路段坑坑洼洼,马车根本过不去;有的桥梁被炸毁了,只能绕很远的路。
林缚决定组织士兵和百姓一起修路架桥。
他亲自带人勘察路线,制定修路计划。
士兵们负责搬运石块、木材等重型物资,百姓们则负责平整路面、垒砌桥墩。
虽然修路架桥很辛苦,但大家都没有怨言。
因为他们知道,路通了,桥通了,货物才能运进来,他们种的粮食、织的布匹才能卖出去,日子才能越来越好。
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,主要的道路和桥梁都修复好了。
商人们再也不用为运输愁了,货物可以源源不断地运进来,又能顺利地运出去。
还有一个问题是手工业的滞后。
当时辖区内的手工业非常落后,很多生活用品都需要从外地运来,不仅价格贵,而且很不方便。
林缚决定扶持本地的手工业。
他派人去外地聘请了一些有经验的工匠,让他们来这里传授技艺。
同时,官府还为那些想要从事手工业的百姓提供贷款,帮助他们购买原材料和工具。
在官府的扶持下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手工业。
有的人开起了铁匠铺,打造农具和兵器;有的人开起了织布坊,织出了漂亮的布料;有的人开起了陶器店,制作各种生活用品。
本地生产的商品不仅价格便宜,而且更符合百姓的需求,很快就受到了大家的欢迎。
一些有特色的产品甚至还吸引了外地商人前来采购,成了抢手货。
欣欣向荣:奏响复苏的乐章
时间过得很快,转眼一年过去了。
这一年里,在林缚的努力下,这片曾经饱受战火蹂躏的土地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田野里,曾经的荒地变成了良田。
金黄色的稻穗随风摇曳,饱满的玉米挂满了枝头,绿油油的蔬菜长势喜人。
百姓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,他们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,很多人家还攒下了不少粮食。
集市上,商铺一家挨着一家,商品琳琅满目,应有尽有。
不仅有本地生产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,还有从外地运来的丝绸、茶叶、瓷器等。
每天都有大量的商人在这里交易,车水马龙,热闹非凡。
街道两旁,新盖的房屋越来越多。
有的是青砖瓦房,有的是精致的小楼,取代了以前的断壁残垣。
百姓们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,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,孩子们在街头巷尾嬉戏打闹,欢声笑语不绝于耳。
手工业也得到了蓬勃展。
铁匠铺里传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,织布坊里的织机不停地运转,陶器店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陶器。
这些手工业不仅满足了本地的需求,还源源不断地销往外地,为当地带来了丰厚的收入。
这天,林缚又来到城外的田地里。
他看到王二正带着儿子在收割稻谷,金黄的稻谷堆成了小山。
“王二,今年收成不错啊。”
林缚笑着说。
王二放下手中的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