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 吱呀作响的木屋门(2 / 3)
“9月5日,阴。今天雾很大,能见度不足三步远。阿婆把屋梁上的草药又挂了两串,说雾大的时候,草药的味道能挡住‘不好的东西’。傍晚的时候,门口的铜铃响了两声,阿婆赶紧出去看,回来的时候脸色很沉,说‘雾祟又在试探了’,让我晚上睡觉别开窗。”
“9月10日,小雨。阿婆今天没让我出门,她坐在矮桌旁刻木牌,刻的是‘勿碰铜铃’四个字,说等天晴了要立在老松树下,提醒迷路的人别乱碰铜铃。我问阿婆,铜铃到底是干什么用的,阿婆只说‘是守林的咒,能镇住雾祟’,没再多说,我看得出来,她不想提这件事。”
苏眠一页一页地翻着,日记里记录的大多是阿木和阿婆的日常生活,比如拾柴、采药、整理木屋,偶尔会提到铜铃和雾祟,却都很模糊,阿婆似乎一直在刻意回避关于“守林咒”的细节。随着日期往后,阿木的字迹开始慢慢变化——从最初的工整,变得越来越潦草,涂改的痕迹也越来越多,能看出他的情绪越来越焦虑。
翻到“9月23日”这一页时,苏眠的指尖顿住了。这一页的字迹格外潦草,墨水痕迹深浅不一,有的地方甚至因为用力过猛,笔尖把纸页戳破了,能看出阿木写这篇日记时,情绪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:
“9月23日,大雾。今天的雾比之前任何一天都大,从早上开始,门口的铜铃就自己响,不是之前的‘叮铃’声,而是‘咯吱咯吱’的摩擦声,像是铃舌被什么东西缠住了。阿婆听到铃声,脸色一下子就白了,她抓了一把‘雾见愁’塞给我,说‘你在屋里待着,别出来,我去看看’,然后就拿着柴刀出去了。”
“现在已经是晚上了,阿婆还没回来。我在屋里待着,能听到雾里传来断断续续的脚步声,不是阿婆的,阿婆的脚步声很轻,而这个脚步声很重,像是拖着什么东西走。我想出去找阿婆,可刚走到门口,铜铃就响得更急了,雾里还传来‘呜呜’的声音,像是有人在哭,我不敢出去了。”
苏眠继续往后翻,后面的几页字迹更乱,有的句子只写了一半就中断了,像是阿木写着写着就被什么打断了。最后一页的日期没有写全,只看到“9月25”,后面的数字被一道深色的污渍盖住了,正文只有半句:
“雾里有红色的光,阿婆的头巾……”
这半句后面是一道长长的划痕,像是阿木写的时候突然被拉扯,笔尖在纸页上划出了一道不规则的痕迹。纸页的边缘沾着一块暗褐色的污渍,形状不规则,边缘已经干涸发脆,苏眠用指尖轻轻碰了碰,污渍很硬,没有任何黏性,闻起来有一丝淡淡的铁锈味——是干涸的血。
“阿婆的头巾……”苏眠轻声念着这几个字,心里瞬间想起之前在镜中看到的木屋门口的旧布鞋,还有铜铃上缠着的灰黑色发丝。阿木看到雾里有红色的光,还看到了阿婆的头巾,说明阿婆很可能在雾里遇到了危险,头巾要么掉在了雾里,要么被雾祟带走了,而纸页上的血迹,大概率是阿木自己的——他可能在写日记时被雾祟袭击,或者因为焦虑不小心弄伤了自己。
就在这时,口袋里的陈老师的校徽突然传来一阵明显的发烫,温度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高,苏眠甚至能感觉到金属校徽贴在皮肤上的灼痛感。她下意识地摸了摸校徽,指尖刚碰到金属,校徽就传来一阵轻微的震动,像是在提醒她“附近有强烈的怨念”。
苏眠抬头看向屋门,雾气正从门缝里慢慢渗进来,在地面上形成一层薄薄的水膜,之前落在地面上的光斑被雾气遮挡,屋里变得更暗了。她握紧手中的日记,突然发现日记最后一页的血渍旁边,还沾着一根细小的灰黑色发丝——和铜铃上缠着的发丝一模一样。
“阿木……”苏眠心里涌起一阵同情。这个少年只是想记录和阿婆的生活,却没想到会卷入雾祟的危机,最后连
↑返回顶部↑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顶点小说网】 m.dy208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