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章 静心寺的新生(1 / 4)
老住持与小远的荧光彻底融入古钟与木鱼的瞬间,钟楼顶层的空气像是被按下了“重启”
键——之前因执念残留的微凉与压抑彻底消散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温润的暖意,从古钟的梵文中缓缓溢出,顺着窗缝飘向静心寺的每一个角落。
苏眠站在原地,掌心还残留着荧光的余温,青铜镜上的彼岸花、铜铃、木鱼与袈裟印记相互呼应,泛着淡淡的金光,像是在为这场迟来的和解庆贺。
她深吸一口气,空气中的气味彻底变了——不再是之前的檀香混着焦糊味,而是檀香、古槐的木质清香,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花香,从后院的方向飘来。
阳光透过钟楼的小窗,在地面上投下更明亮的光斑,灰尘在光斑里缓慢游动,不再像之前那样带着躁动,反而像是在享受这份难得的安宁。
苏眠知道,静心寺的“新生”
,已经开始了。
她轻轻迈步走下楼梯,木质台阶不再像之前那样出“咯吱”
的朽坏声,反而带着一种沉稳的质感,每一步都像是踩在被岁月温柔包裹的记忆上。
走到二层时,她特意停在那个小小的隔间前——之前堆着破旧僧袍与经书的角落,此刻竟泛着淡淡的绿光,几株嫩绿的草芽从木质床铺的缝隙里钻出来,草尖顶着细小的露珠,在阳光下泛着银光。
那套灰色的僧袍被叠得整整齐齐,放在床铺中央,袍角的炭屑消失了,裂口处像是被细细缝补过,针脚是小远特有的稚嫩纹路,旁边还放着半本修复好的《金刚经》,纸页泛着淡淡的米黄色,之前烧焦的痕迹变成了浅金色的花纹,像是被温柔地抚平。
“是小远和住持爷爷的心意吧。”
苏眠轻声自语,指尖轻轻碰了碰僧袍的布料,温暖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,像是小远穿着僧袍时的温度。
她没有过多停留,继续下楼,一层角落里的竹编篮也变了模样——里面的木鱼碎片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是一束新鲜的紫花,花瓣上还沾着晨露,正是后院青藤开的花,显然是有人特意放在这里的。
走出钟楼时,后院的景象让苏眠忍不住停下了脚步。
之前荒芜的地面,此刻长满了嫩绿的青草,草叶间点缀着零星的小白花,像是撒在绿色绒布上的碎雪。
靠近院墙的青藤爬得更高了,淡紫色的花朵缀满藤蔓,从墙顶垂下来,形成一道紫色的花帘,几只蜜蜂停在花瓣上,嗡嗡地采着蜜,翅膀的振动声在安静的后院里格外清晰。
青藤覆盖了之前的腐朽木柱,露出的部分泛着新鲜的绿色,像是给钟楼穿上了一件新的外衣。
古槐的变化更明显。
树枝上的许愿带不再是之前的杂乱,而是被风整理成整齐的弧度,旧的许愿带——那些褪色的“愿小远归来”
“愿寺平安”
,此刻都泛着淡淡的金光,字迹变得清晰,像是刚写上去的一样;新的许愿带挂在最显眼的位置,用鲜艳的红布制成,上面用黑色马克笔写着“真相大白”
“小远师兄,我们错怪你了”
“住持爷爷,谢谢你的守护”
,字迹有稚嫩的孩童笔体,也有稳重的成人字迹,显然是附近的村民或香客刚挂上去的,许愿带的末端还系着小小的铃铛,风一吹,出“叮铃”
的轻响,与古钟的余韵呼应。
古槐下的石桌上,那只缺角瓷碗还在。
碗里的镇火露不再是之前的淡金色,而是变成了清澈的淡绿色,像是融化的翡翠,液体表面泛着细碎的光,碗边长出了一株小小的三叶草,叶片上的露珠顺着叶脉滑落,滴在青石板上,瞬间滋养出一朵更小的白花。
苏眠伸手碰了碰碗里的液体,触感温润,带着古槐的气息,指尖离开时,液体在碗里轻轻晃动,映出古槐的影子,竟在
↑返回顶部↑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顶点小说网】 m.dy208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