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5章 君子论迹不论心(2 / 3)
导力危机。
】
【刘备称帝后,与关羽关系微妙,未及时支援荆州,与张飞心生间隙,兄弟情谊变质。
】
【在权力制衡失衡方面,刘备也出现问题。
】
【他用法正制衡诸葛亮,白帝城托孤时,刘备说出“君可自取”
之言,暗藏对诸葛亮的试探。
】
【当然,这只是后世的猜测,真实历史上刘备究竟如何想的,我们不得而知。
】
“呔!”
“天幕妖言惑众,吃你张飞爷爷一矛!”
天幕话音刚落,张飞顿时瞪起了铜铃大眼,勃然大怒地叫道。
如今天幕出现的次数多了,古人也大致了解到天幕里这个“博主”
应该就是后世的一个普通人。
所以并没有太多敬畏之心。
刘备也是面色一沉,一言不地看着天幕,心情很是糟糕。
狗日的天幕,竟然还挑拨吾兄弟三人的关系,着实可恨!
而关羽也是瞥了刘备一眼,低下头陷入了沉思。
大哥那样做,估计是有苦衷的吧?
【罗贯中的《三国演义》将“尊刘抑曹”
推向极致,使其成为仁君典范。
】
【鲁迅评“刘备之德近乎伪”
恰恰证明刘备仁德之名的成功。
】
【成都武侯祠,实为汉昭烈庙,以君臣合祀形态,固化其“道义领袖”
形象。
】
“君子论迹不论心!”
“如果一个人装了一辈子好人,那他就是好人!”
唐太宗李世民背负双手,看着天幕感慨道。
【刘备从零起步,到六旬称帝,成为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”
的最佳诠释,这一点上,和他的先祖刘邦很像。
】
【苏轼在《刘备论》中评价:“世之以孱而隐于贩者,其皆有所待也欤?”
暗赞其隐忍待时。
】
【南宋陆游曾说:“凛然出师表,一字不可删。”
】
【明代杨慎亦夸赞刘备:“聚英雄于乱世,扶汉祚于将倾。”
】
【辛弃疾也曾这下:“求田问舍,怕应羞见,刘郎才气。”
这样的词句,表达了对刘备的认同。
】
“唯有刘玄德和曹孟德这样的人,才能成为孙仲谋的对手!”
已经成为大将军的辛弃疾,端坐在主帅营帐中,感慨万千地说道。
他推崇孙权是不假,但是刘备曹操同样是英雄啊!
【刘备一生,仁德与权谋、重情与寡恩、坚韧与固执在其身上交织,揭示乱世中理想主义者的生存困境。
】
【王夫之曾评:“主岂特不逮曹操哉?其智勇皆非操敌也,所恃者独忠厚耳”
,点破其成功本质。
】
【梁启的评价最为精辟:“刘备之才不如曹操,其能据巴蜀与魏吴鼎足者,以人心归汉耳。
然以妇人之仁,弃天下之大机,卒至猇亭一败而汉业遂衰,岂非仁义之过乎?”
】
“这梁启是谁?”
“他对刘备的评价真到位!”
秦始皇嬴政抬起眉头,十分惊讶地说道。
别人大多数都是吹捧刘备的,难得有人出批评声音。
这很不错!
【刘备的伟大,在于他将“仁德”
锻造成最锋利的政治武器。
】
【而他的悲剧,在于这把武器终难敌过乱世的残酷法则。
】
【其一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