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25章 衣锦还乡(3 / 4)

加入书签

更重专业度。”

“艺术生则更注重实践,更注重用经验积累与对行业、市场的了解。”

“现在知道上大学之后,最重要的是什么吗?”

听到这话,胡倩仪眼前一亮:

“表演表演,最重要的是要去演。”

“现在火起来的短剧,就是风口。”

“钱少不重要,是不是大剧组不重要,重要的是演,挑战不同角色,把所学到的东西,转化成能力的去演。”

这下,陈昂终于是满意的点了点头:

“我现在也认可你的成绩好了。”

说着,就上了母校专程派来接送的车子内。

胡倩仪这个小插曲,他倒不是真的卖面子指点一二。

主要现在公司拍的那些短剧,他很清楚,现在就缺这种清水出芙蓉,天然去雕饰,还有些功底在的天然小美女。

亲切感,那股子纯真,就能吸引很多人。

问题就在于,很多艺术生,还被困在信息茧房里,到了大学,还以为自己和文化生一样,大学期间只要学好书面知识,就可以了。

殊不知,已经错过站上风口的机会。

毕竟,18岁的女演员,和奔三的女演员,真的有肉眼可见的差距,不是美颜和滤镜掩盖的了的。

也就在此时,车子发动了。

陈昂看着这些熟悉的街道,熟悉的路面,不由有些感叹,从组成《凤凰组合》开始火起来,之后又经历了三年封杀,再到这半年多的忙碌。

算算,他已经快五年没回过老家了。

“还真一切都是老样子啊。”等临近耒县一中,看着自己最常吃的那家米粉店还开着,移动公司,熟悉的超市,甚至连公交车牌子都没有变化,他不由发出了这样一声感叹。

“小县城不就是这样。”邓老师的语气里有些习以为常感叹,等快到了校门口,她的脸上不由又浮现了一抹笑容,有些欣慰的补了一句:

“但我们一中,还是有了些变化。”

陈昂摇下车窗,抬眼望去。

熟悉的母校楼顶,那巍然屹立不知多久的‘千年学府’四字旁边,又多了‘百年名校’四个大字。

这看的陈昂又是一阵好笑:

“千年的学府,是因为诗圣杜甫死在我们耒县,当时的县令建立杜甫祠,又在杜甫祠的基础上办学,取名‘杜陵书院’,传承千年不绝,在封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社会精英,千年学府肯定是没问题。”

“但这百年名校怎么个事,胡子校长爱吹牛的毛病,这是又犯了?”

“怎么就吹牛了。”看着车渐渐驶入校门,邓老师一指那很多人聚集的地方道:

“不是有句话这么说嘛,今日我已母校为荣,明日母校已我为荣,能出打名人的,自然就是名校。”

“有法外狂徒之称,粉丝几千万的罗老师,还算不得大名人不成?”

“罗学长也回来了?”听到这话,陈昂眼前也是一亮。

法外狂徒刚火那会,他也玩过梗。

可玩着玩着,发现这位法外狂徒罗老师出的视频,说起了耒县话,说起了自己中学里的杜甫墓,他才猛然惊醒。

这位法外狂徒罗老师,竟是自己的同乡,也是自己的学长。

看着一脸意外的陈昂,邓老师笑了笑:

“你这位罗学长,又不是忘本的人。”

“年轻时还沉浸过‘惟楚有才,于斯为盛的说法,已身为潇湘学子为荣。”

“现在这个年纪了,该拿的荣誉也拿了,甚至连《刑法》他都参与过修订。”

“可依旧在各种场合,很坦然的说起自己的家乡,谈起很多人都不会念的这个‘耒’字。”

“有这样的大名人,是我们这些耒县家乡群众之幸啊。” 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