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:昨日邻家乞新火,晓窗分与读书灯 176、送给皇帝的第二封信(3 / 4)

加入书签

bsp;   无数百姓如约好了一般,齐齐赶去洛阳城外。

    崔岘,苏祈、何旭、孟绅、周斐然等才子,以及知府赵恒、同知齐栋梁等人一起,登上洛阳城门楼。

    在无数道目光注视下。

    地平线上,烟尘骤起。

    八千铁甲踏着整齐的步伐,自洛阳城外官道奔涌而来。

    铁靴震地,刀戟映日,战马嘶鸣声如雷贯耳。

    城墙上,洛阳守军早已擂响战鼓,鼓声如怒涛般席卷全城。

    洛阳城门,轰然大开!

    他们,在用自己的方式,迎接英雄!

    百姓如潮水般涌出。

    有白发老妪捧着新纳的布鞋,颤巍巍地塞进士兵手中。

    有稚子踮脚,递上染着牡丹纹的平安符。

    一中年男子推来十几坛陈年杜康,拍开泥封,红着眼嘶吼道:“诸位英雄好汉们!待凯旋时,我再备百坛好久,为英雄们庆功!”

    一位老汉扑跪在地,捧出三块灵牌,泣声道:“大郎战死蓟州,二郎殁于济南,三郎……”

    在无数动容注视中。

    老汉颤声从腰间抽出一把倭刀:“如今,三个儿子皆战死东南。老汉我只剩这把倭刀!将军啊,老朽余生这双枯手,愿为大军磨粮草!”

    “只盼将军和诸位英雄,为我儿们、为万千死于倭刀下的大梁儿郎——”

    “讨回个公道!”

    为何萧震和八千士兵的生死,会引来无数百姓为之摇旗呐喊呢?

    大概,此时此刻,便是答案吧。

    国之仇恨太大、太虚幻缥缈。

    可落在一个小家身上,就是如雷霆般恐怖的‘天罚’!

    是以——

    百姓们愿意站出来,为萧震,和这八千抗倭将士发声!

    ‘封侯非我意’,是将军的崇高理想。

    ‘但愿海波平',是万千百姓的愿啊!

    而面对百姓们真挚的感情。

    八千士兵齐齐抽出长剑,以剑柄叩击胸甲,铠甲碰撞声如金石相击,高呼:“修我甲兵,与子偕行!”

    这是《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