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:昨日邻家乞新火,晓窗分与读书灯 189、五年之约,崔岘开封第一辩(上)(3 / 4)

加入书签

了那些说他‘江郎才尽’之人的脸。

    其次。

    五年之前,大梁第一神童崔岘,梦幻般自士林文坛璀璨崛起,创作出许多经典诗篇。

    五年后。

    贾邵其人,甚至比当初的崔岘,更加耀眼夺目。

    ‘二月春风似剪刀’、‘更上一层楼’、‘但愿海波平’、‘唯有牡丹真国色’等名句,如今正在诗坛引发轰动。

    八千抗倭将士,因他得以活命。

    一个人,怎么能优秀到这种地步?

    在经过好一阵哗然震惊后。

    无数人齐刷刷转身,默契看向辩经台上的崔岘,陷入了诡异的沉默。

    但很显然,此刻越是沉默,接下来引发的震荡,只会越发惊人。

    万万想不到。

    崔岘登台,履行五年辩经之约的第一天,便带来这样一个如惊雷炸响的消息。

    想来今日过后,整个大梁文坛,都要重新认识崔岘了!

    辩经台上。

    东莱先生眯起眼睛,看着台下的热闹众生相,嘴角都快咧到耳后根了。

    是谁的徒弟这么优秀啊!

    原来是我的,哈哈哈哈!

    强忍住笑出声的冲动,东莱先生看向崔岘,笑道:“身份一事,既已解释清楚,你便站出来,同大家打个招呼吧。”

    在无数目光的注视下。

    崔岘朝着老师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接着往前走了数步,朝着台下乌泱泱的人群拱手作揖礼,朗声笑道:“五载春秋倏忽过,八方齐聚辩经台——

    “后学崔岘,谨奉恩师‘逝者如斯’之训,前来践五年辩经之约,见过诸位!”

    “昔从恩师教诲,闻《孟子》‘予岂好辩哉?予不得已也’。见其舌战群彦而春风化雨。”

    “又心慕恩师东莱先生,昔年‘辩折稷下,书绝钟张’之风姿。”

    “岘斗胆效颦,非为矜伐。唯愿以《周易》‘丽泽兑,君子以朋友讲习’为舟楫,共溯圣道沧溟!”

    “虽效晏婴‘挥汗成雨,张袂成阴’之辩,然守《礼记》‘君子之交淡如水’之诫。”

    “今登斯台,非为角胜。义理可诘,锋刃不交;胜败常事,樽俎存情!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