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章 蒂罗尔保路运动(2 / 4)

加入书签

但也可以找大明国王作保,召集大家一起开个会,好好讨论下。

    大家也很赞同,因为这样一来,他们就多了些选择。冶铁作坊的工匠最先反应过来,他们指出,伯恩哈德伯爵对大家拥有领主的权力,前提是他也在履行领主的义务,要遵守规则,保护领民,维护好领地的秩序。但是这些年,领地上各种是非,大多都是伯爵自己惹出来的。显然,他已经违反了契约,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。

    所以,这种情况下,大家脱离他,寻找新的领主,也是合理的。这不能叫造反,而只是正常的流程,是如今通行的封建制度下,大家的正常行动。相反,如果伯爵不能接受,主动动手干涉,那就都是他的错,不能怪大家也拿起武器对抗了。

    这么解释下来,不少人都觉得可以接受了。连行会首领们都认为,如果效果好,也可以投靠这个更好的领主。

    伯爵天天找他们催要产品和钱财,导致这些人都不得安宁。稍有不顺心,就威胁说,会和第一次暴动时一样,把他们这些行会的主事者也全杀光。如果其他人能保证他们的安全,那换个领主其实也不算什么事情。

    对此有意愿的人,在教堂里秘密举行了集会,成立了一个临时协会,约好大家合作,进行这次尝试,在结果出来之前,谁都不能退缩。如果有人背叛,向伯爵和矿主之类的外人告密,其他人要合力除掉他。

    在工匠中,铁匠们受到的压力是最大的。于是,铁匠行会的人主动带头提供经费。由会长和几名大师傅,自掏腰包,准备派遣使者,去找这个吴王问问情况。

    如果他们能派人来支援,就再好不过了。这边的人可以立刻响应,把伯恩哈德轰走,然后宣布这个领地从此归属吴王。

    按理说,这种流亡大贵族,一般都是继承战争的失败者之类,不缺名义,乃至赞助人和追随者,只需要一个实打实的领地,就能立刻重建封国。他们这时候效忠吴王的话,就属于雪中送炭了。

    而且,地方上的领地主动投效王廷,成为直属领地,从来都是国王们非常欢迎的举动,为此不惜给出各种优待。要是这次投资成功,他们整个伯爵领,可能就和法国的多芬内伯爵领一样,成为有特殊地位的领地了。这种机会,又怎么能不试试呢。

    在参会的人里,有个山民头领叫阿迪尔,自告奋勇地要求担任使者。

    阿迪尔是个钦察人,能说会道,擅长跟人打交道。逃出矿区之后,他就组织了一批逃亡的蒙古奴隶,组建了一个小商队,四处流动,给各个定居点贩卖生活必需品,有时候也打劫一下路过的友商。

    不过,因为来得晚,山区的蒙古部落,普遍不如本地部落混得好。再加上语言、文化、宗教等各方面的问题,他们和本地人之间也多有隔阂。之前因为伯爵和矿主过于残暴,导致大家不得不团结起来反抗。等反抗成功之后,很多问题也再次出现了。

    因此,处于不利地位的蒙古人,要更加期盼大明到来。在本地山民还有些犹豫,不知道要不要掺和城里人这些事情的时候,他们已经主动行动起来了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