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6章 明教教众需要武装保卫波斯总坛么?(2 / 5)

加入书签

教,之前好像也就听说过这个名字,都忘了是哪儿看到的了。”

    “也不用专门去研究。这个宗教在我们这边,早就没什么存在感了。”郭康连忙安慰道:“他们在地中海地区活动,都是好几百年前的事情了。只不过后来,这个教派在中原活跃起来了。两宋的时候,很多人以摩尼教为基础,组织教会,筹备造反。像更有名的方腊,也是这么崛起的。”

    “没想到它在中原还挺有存在感的。”脱欢明白了:“那宋朝之后还有么?”

    “有的。”朱文奎说:“在民间,影响一直存在了好久呢。”

    “这样啊?”脱欢意外道:“他天天研究这些东西,我倒不奇怪。你也知道这么多啊?看来,哪怕在中原,非官方宗教的影响,也是不可低估的。我还真的要补补课了。”

    “呃,摩尼教俗称明教。你猜我为什么知道……”

    “啊?”

    脱欢愣了一会儿,才反应过来。

    “这个宗教和佛教有点像,在本土早就衰微了,不过在中原,反而兴盛起来了。”郭康解释道:“而且在波斯历史里,它反而没什么存在感,还不如印度的佛教呢。”

    “那边的人也确实不一样。换我们这儿的人,信徒们肯定会天天想着打回去。”脱欢评价道:“肯定会有人打出光复圣地的旗号,想要恢复那里的教区。”

    “这倒是没听说过……”朱文奎挠挠头:“我看三儿——唐姑娘之前,也没提过这个说法。”

    “中原的明教信众,都不一定知道自己这个教派是从波斯来的呢。”郭康倒是很确定:“不过这同样不止是明教的特色,基本上所有宗教都差不多。”

    “之前我们不是还在说,相比于宗教,文化习俗才是更难改变的。所以,想要更好地传播,宗教就必须针对当地的文化特色,进行调整。本地化做得越好,传播起来就越方便,教会就越有生命力。”他说着,举例道:“我们这几天,不是见了几次科普特教会的人么?你们注意过他们的标志么?”

    “是哪个标志啊?”王大喇嘛问。

    “就是那个老版本的十字架。”郭康说。

    “圆圈下面带个‘T’那个?”朱文奎也想起来了:“让娜之前给我看他们的收藏,好像就有这东西。”

    “是的,就是那个。”郭康点点头:“那其实不是十字教兴起之后的新发明,而是远古埃及人就开始用的‘安卡’符号——教会连改都懒得改,就直接用了。只不过名字改叫‘科普特十字’了,还说是他们亚历山大牧首区的专有符号。”

    “那可是真的……很本土化了。”脱欢咋舌道。

    “不止符号。当年传教的时候,很多埃及人直接把圣母当伊西丝,天兄当荷鲁斯来拜。”郭康补充道:“总体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