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章 朱文奎独立团(3 / 4)
越有经验越好。
他手下可靠的军官虽然很多,但其中大部分都是其他各个勋贵家族派来的。作战的时候还好,平时支使人家干这种带新人的活,终归不太方便。而陆有功他们,又得去管理大队事务,尤其是要应付那一大群罗斯人,天天忙得焦头烂额。所以,只能委屈他,带一批老兵,去交接一下了。
马万军当时还不甘心,认为自己得在指挥官旁边才行。而且战帅之前吩咐过,让他们照看下郭康,所以他还得来当保镖呢。但郭康说,现在有汉斯大师等人在,自己的安全其实不成问题。
他做出这个决断,也是基于人手不足的现状,和充分发挥大家能力的基本要求:这些阿勒曼尼剑客虽然很能打,但毕竟不是正规的军团兵。保镖的工作,两边都能干;但他布置给马万军的行政任务,老汉斯等人就只能干瞪眼了。因此,让马万军去做对接的工作,并不是因为那边远离一线、不重要,反而是因为难度太高,其他人干不了,才只能让他能者多劳的。
郭康还说,他认为,这年头,缺的不是战场上能冲锋陷阵的人,而是能做好组织和管理工作的老手。
正常来说,行政、教育和军事,彼此是分开的,分别由不同的组织管理,由不同的体系负责。但曾经强大的罗马帝国,早已是千疮百孔。蛮夷四处横行,叛徒也恬不知耻地自立为王侯,和朝廷对抗。现在的罗马,和当年相比,不过是一点点残余的火种罢了,无论如何也称不上“正常情况”——更何况,哪怕当年尚有余裕的罗马,教育水平其实也就那样……
郭康认为,对于罗马现在这个情况而言,军团不止是一个军事单位,也是一个教育培训组织;军团士兵不止是战士,也具有相对较高的文化水平,因此也需要以身作则,承担教育乃至行政方面的任务。现在朝廷里的行政人员,尤其是占绝大多数的基层官吏,也大多都是在军团里接受教育的。
这种情况,非要从理论上来说,确实不太正规,以至于很多人都说,罗马是一个军团开办起来的国家。各级衙门,就是军队的行政部门。
但现在这个环境,也没有别的更有效的办法了——再怎么说,让军团参与行政管理,也比那些领主管辖和贵族共和的地方要靠谱多了。因此,还是只得“能者多劳”。
郭康还说,他本人,就来自一个以军功立足的家族。哪怕一直是以文臣形象出现的郭盖老丞相,大部分时间里,也在同时担任军职,乃至多次领兵出征。而他自己,虽然天天和教会的人混在一起,整日研究典籍,研发机械,但第一个职位,也是军团的军官。而反过来说,他担任军官之后,其实也没打过多少仗,天天就是在写公文,要么就是关注练兵和打造火器的进度,不会天天打来打去的。
其实,他自己也想上战场。有时候看到蛮夷做的那些事情,都恨不得亲自冲上去,把他们全砍了得了。其他朋友,包括脱欢台吉和吴世子,也都说他太过热血,容易上头。但在国家的需要面前,他不还是天天老老实实地写公文,批文件么。他们家都是这样,那马万军等人,也不用有什么顾虑了。
靠着这个说法,郭康成功说服了老兵们。不过从结果看,这些人终归还是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