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5章 张华《门有车马客行》(2 / 4)
p>-解析:诗歌开篇营造出日常生活场景,门外传来车马声,有客人到访。诗人听闻后,主动询问来客是何方人士。简单的问询,自然引出下文,为与旧邻里的相遇做铺垫,也使读者产生好奇心,想知晓来客身份及来意。
2.捷步往相讯,果是旧邻里。
-解析:“捷步”一词生动展现诗人得知有客来访后,急切前往询问的心情,体现其热情与好奇。而“果是旧邻里”,点明来客身份,原来是旧时邻里,这一结果既在意料之外,又在情理之中,为老友重逢的情节发展拉开序幕,同时引发诗人与读者对接下来交谈内容的期待。
3.语昔有故悲,论今无新喜。
-解析:诗人与旧邻里交谈,回忆往昔,充满了令人悲伤的事情。“故悲”二字,虽未具体指明何事,却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,让人感受到过去生活的沧桑。而谈论当下,也没有新鲜的喜悦之事,进一步烘托出一种压抑、无奈的氛围,反映出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生活的平淡与困苦。
4.清晨发陇西,日暮飞狐谷。
-解析:此句运用夸张手法,极言友人行程之匆忙与路途之遥远。从清晨在陇西出发,到日暮便抵达飞狐谷,一天之内跨越如此长的距离,突出友人奔波劳顿,暗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,人们为生活所迫,四处奔走,行役频繁。
5.形神分处所,音影旷不接。
-解析:由于友人长期在外奔波,导致诗人与友人身体与精神分隔两地,彼此的音讯和身影长久无法接触。“形神分处所”强调空间上的分离,“音影旷不接”突出时间上的长久隔绝,进一步渲染出友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,以及诗人与友人之间深深的疏离感和思念之情。
6.自然有羁旅,弥年阙还辙。
-解析:紧承上句,表明这种漂泊羁旅的生活是无奈的必然,友人常年在外,以至于很久都没有归乡的踪迹。“弥年”强调时间之久,“阙还辙”形象地说明友人长期未归,家中门前都不见其返回的车辙,加深了对友人羁旅之苦的描绘,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友人漂泊生活的同情。
7.欢友相逢奇,班荆对壶觞。
-解析:老友意外相逢,实属难得,令人倍感惊喜。“欢友相逢奇”直接表达出重逢的喜悦之情。“班荆对壶觞”描绘了两人相逢后的举动,他们铺荆于地,相对而坐,举杯共饮。此句通过对细节的刻画,生动展现出老友重逢时的亲切、融洽氛围,与前文的分离之苦形成鲜明对比。
8.流目玩山川,俯抑道古今。
-解析:诗人与老友一边尽情欣赏周围的山川美景,一边俯仰之间谈论着古往今来的诸多事情。“流目玩山川”展现出他们在相聚时的闲适与惬意,沉浸于自然之美;“俯抑道古今”则体现出交谈内容的丰富,涵盖历史与现实,反映出两人深厚的情谊和对彼此思想交流的享受。
9.此中情既洽,外物皆可忘。
-解析:在这种欢聚畅谈的情境下,两人情感极为融洽,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。此句进一步强调了老友相聚时的深厚情谊,表明他们沉浸在彼此的交流中,外界的一切都不再重要,突出了友情的真挚与纯粹,也为下文情感的转折做铺垫。
10.尽言无隐讳,酣笑还自恣。
-解析:老友之间毫无保留,尽情倾诉心中所想,毫无隐晦之处,并且开怀大笑,尽情放纵自己的情感。这两句诗将相聚时的欢乐氛围推向高潮,生动地展现出两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,与前文的羁旅之苦、分离之悲形成强烈反差,更显此刻相聚的珍贵。
11.行人忽告辞,云欲赴交趾。
-解析:正在欢乐之时,友人却突然告辞,称要前往交趾。“忽”字突出这一消息的突然性,使诗歌情节陡然转折,打破了原本欢乐的氛围,为下文抒发离别之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