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3章 摸着高祖过河?补齐隆中对的漏洞,我们要先灭孙权!(6 / 7)

加入书签

退兵吧…”

    一句“退兵”,如一道惊雷,再度轰落大帐。

    又是一片死寂。

    …

    江陵城。

    府堂内,一场最高级别的军议,在攻破江陵一个月后进行。

    除镇守武昌的关羽和徐庶,以及严颜等几位客军将领外,身在江陵的刘备集团核心成员,皆已云集。

    就连诸葛亮也应刘备所召,从襄阳赶来了江陵。

    “诸位,今荆州已定,曹孙联军已兵退柴桑,我荆州内外之患暂已扫清。”

    “今日召诸位前来,正是想商议一下,接下来咱们当如何用兵。”

    “诸位有何高见,可畅所欲言。”

    刘备意气风发的目光,笑着扫向众人。

    堂中气氛热烈,一时议论纷起。

    “刘豫州,正以为诸葛军师的隆中对,实乃中兴汉室的最优方略。”

    “正以为豫州当留一员大将镇守荆州,尽提主力西进入蜀,由永年与吾等做内应,豫州拿下蜀中当不在话下。”

    “尔后豫州仿效当年高祖旧事,亲提大军,北出秦岭,夺取关陇,以一大将由襄阳北上,攻取许洛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两路北伐,曹贼可灭,中原可定,汉室可兴也!”

    作为客军代表的法正,虽私下里已归顺刘备,但名义上毕竟还是刘璋部下,便仍旧以“刘豫州”来尊称刘备。

    他所献方略,大致也与诸葛亮的隆中对相差无几。

    这一道战略,自然得到了多数人的赞同。

    毕竟一统天下这种事,本身前车之鉴就少之又少,大家只能摸着前人石头过河。

    益州近在眼前,又有当年高祖刘邦以汉中为基,先取关中,再夺中原的成功先例,那自然是摸着高祖过河最为稳妥。

    “刘季玉乃吾同宗,今又与吾结盟,更以兵马相助吾破江陵,收荆州,吾若背信弃义夺其基业,岂非与孙权无异?”

    “孝直所言之方略,合理却不合情也。”

    刘备却果然否决了法正提议。

    法正语塞,目光看向了诸葛亮。

    诸葛亮轻咳一声,目光则转向萧和:

    “主公,何妨先听听伯温意见,再做定度不迟。”

    众人眼眸一亮,目光齐望向了萧和。

    当年刘备也是执意不肯夺襄阳,正是萧和出马,说服了刘备。

 &n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顶点小说网】 m.dy208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