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4章 昆明饰意寄新愿高墙改造盼团圆(2 / 4)
安的力量。
更多的是两人的合影,鼻尖相抵的亲昵,我牵手跑过石板的雀跃。
被悄悄存进手机里那个设有密码的相册。
成了只属于他们的秘密了。
直到夕阳把天际线染成糖蜜色,两人才恋恋不舍往酒店走。
这是他们在昆明的最后一晚,房间里的灯光比往日更显温柔,两人窝在沙上,话不多,却总不经意间碰到彼此的手,或是相视一笑。
偶尔说起白天的趣事,王秀梅被逗的直不起腰。
路宽便伸手替她捋顺笑乱的丝。
提到回去的打算,路宽会认真听的,时不时点头应和,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她腕上的金镯。
时间就在这静谥里慢慢淌过,没有刻意的催促,只有想要把此刻拉长的默契。
夜色渐深,彼此眼里的情意越清晰,这是最后一晚的相守,像一杯温好的酒,慢慢品着,都是藏不住的珍惜。
朝阳监狱的缝纫车间里,缝纫机的嗡嗡声裹着剪刀剪布的咔嚓声,织成一片没歇过气的嘈杂。
铁窗透进的光里浮着细碎的布屑,李阳坐在工位前,指尖捏着在笔在裁床上勾线——这半个多月,又画了好几款新服装的版型,纸样叠在一旁,已经攒了厚厚一摞。
服刑人员每天都在加班,缝纫机踏板踩的飞快,手指翻飞着缝缀布料。
即便这样,旮旯服装专卖店的货还是供不上。
杨光隔三差五就来监狱取货,皮卡车装的满满的。
前些天监狱长竟破了例,让他和李阳见了一面。
隔着灰科室的玻璃,李阳望着弟弟褪去了往日的毛躁,说话时眼神亮堂,句句都在说‘’能帮秀梅姐分担子了‘’,他鼻尖一酸,心里又暖又涩。
暖的是,妻子把弟弟教的这么好,自己悬了多年的心事总算落了地。
涩的是,家里大小事全靠妻子一个人扛,他却困在这高墙里,递杯热水都做不到。
尤其听说妻子跟路宽去昆明定示范区的保温材料,李阳心里更是揪成了一团,她这辈子没出过远门,会被人骗了?路上吃的好吗?夜里住的安全吗?他盯着自己玻璃上的倒影,恨不得能变成一只鸟,冲破这铁网,飞到秀梅姐身边——替她拎行李,帮她辨真假,哪怕只是站在她身后,让她能松口气。
可这些牵挂,最终都只能沉在心底,化成指尖攥紧的拳头。
车间里的动静越来越大,王海生为了让专卖店有充足货源。
索性扩大了生产规模,新运进来二十多台缝纫机,钢架上还沾着崭新的漆皮。
又从别的车间调来了些服刑人员,都是期刑短的,大多年就能刑满释放。
李阳更忙了,白天要手把手教新人踩踏缝纫机、量尺寸、下裁片。
有人学不会走线,他就得弯着腰盯着布料,一遍遍的示范。
到了晚上,别人歇了,他还得趴在小桌上画设计图,台灯的光影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,笔尖在纸上划过的轻响,成了车间深夜里唯一的动静。
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砸在了工作上,布料的纹路、针脚的疏密、新款的样式,成了他脑子里唯一的念头。
不是不苦,只是一想到早点出牢,就能推开家门看见妻子的笑脸,所有的累都有了盼头——他只想再快点,再努力点,好早点回到那个,他亏欠了太久的家。
‘’李阳,咱缝纫车间又来新人了。
‘’管教的声音砸破了李阳沉在心里的恍惚。
他正盯着墙缝里钻出的那半根野草愣,听见喊声才猛地回神,指尖还残留着方才抹布料时的粗糙触感。
抬头的瞬间,却见管教身后还跟着个少年,身形单薄的像片随时会被风卷走的叶子。
那孩子看着十七八岁的模样,和自己儿子富贵差不多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