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2章 恩怨终化暖(3 / 4)

加入书签

过焦虑,随即挺直脊背:‘’地你自己慢慢种吧,我哪也不去!

‘’泪水又顺着皱纹躺下来,‘’我要守着我儿子。

‘’赵远山轻轻拍着老伴颤抖的肩膀,‘’嘴上应着‘’都依你‘’,心里却泛起了涟漪,这个没有血缘的儿子,终究成了老伴心头最重的牵挂。

王秀梅见状儿,赶忙接话:‘’爸,种地的事儿包在我身上!

明早让孙东开拖拉机去,你和舅家的地半天就能种完。

‘’赵本山布满皱纹的脸上绽开笑容:‘’那感情好!

多亏有你们。

‘’正要告辞,王秀梅又拉住他,‘’住一晚吧,明早一道走。

‘’老人摆摆手,拾起车檐上的马鞭:‘’回家还要给小星他们做饭,等杨阳醒了,咱们再好好聚聚。

‘’

枣红马踏着碎步渐行渐远,车辙印在松软的泥土上蜿蜒成线,带着老父亲的牵挂,也载着一家人的期盼,朝着东山那片带上的土地延伸而去。

王秀梅送走了赵远山,手指在电话数字键上轻轻按着,很快就拨通了孙东家的电话。

此刻的孙东正就着粗瓷碗吃扒拉午饭,瞥见来电显示,筷子‘’当啷‘’一声掉在饭桌上,他慌忙用衣角擦了擦手,几乎把电话贴在耳边:‘’秀梅姐!

‘’

电话那头传来王秀梅略带沙哑的声音,‘’孙东,明天去东山村,帮我干爸家和李刚舅舅家把地种了。

‘’‘’放心!

秀梅姐!

天一亮我就带着农机过去!

‘’孙东的声音里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朝气,挂断电话时还特意做出一个胜利的手势。

一旁的孙德才默默看着儿子亮的眼睛,粗糙的手掌抚摸着旱烟杆:‘’开拖拉机可得悠着点。

‘’话音未落,就被孙东爽朗的笑声打断:‘’爸!

您还信不过您儿子?我现在摆弄农机,比吃饭还利索!

要不是阳哥和秀梅姐瞧得起我,把农机队交给我管。

‘’

孙德才望着儿子干劲儿十足的背影,喉咙里像堵着团陈年棉花。

记忆的潮水漫过心头——曾经睡到日上三竿的懒汉,如今每天天不亮就检查农机,从前游手好闲的混小子,现在能独立带队完成整片农田的播种。

这翻天覆地的变化,都始于李阳把孙东带进农机培训班的那天。

他紧紧握住拳头,往事浮现在眼前。

当年和李淑兰的丑事被李阳撞见,全村人的指指点点像钢针般扎进脊梁。

自那以后,妻子整日冷言冷语,儿子儿媳妇也跟着浑浑噩噩。

家里的土皮墙缝越来越宽,但却越来越空,而看着村民在李阳和王秀梅的带领下,家家户户都富起来,他心里又妒又恨。

直到李阳主动提出让孙东学技术那天,他蹲在墙根抽了整包旱烟。

如今看着儿子意气风的模样。

再想起农机队仓库里崭新的播种机。

孙德才眼眶烫。

他知道,那些曾被自己亲手撕毁的尊严,被李阳夫妇用最温暖的方式一点点缝补回来。

旮旯村的夜里静悄悄的,白日里忙碌的村民早已沉入梦乡,唯有孙德才的脚步声,在村口的油板路上来回叩响。

当得知李阳遭遇车祸昏迷不醒的消息后,他的心便悬到了嗓子眼,生死未卜的担忧像藤蔓般缠绕着每一根神经。

他何尝不想立刻赶到果园,双脚却是灌了千般沉重。

往昔的记忆如潮水翻涌,那些年对李阳夫妇恶语相向的场景,与对方以德报怨的善举交织在一起,化作一道无形的枷锁,锁住了他前进的脚步。

他在果园与村口间反复徘徊,内心被懊悔与无奈啃噬,只能不住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