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6章 蓝头巾下的东山村往事(3 / 4)

加入书签

>李阳握着方向盘的手猛然收紧,直接泛白的关节瞬间松弛下来。

他猛地转头看向妻子,眼底的阴霾被惊喜点亮,如同浓雾散去后的晴空:‘’对呀,我怎么把陈哥这茬给忘了?‘’他重重拍了下方向盘,声音不自觉拔高,‘’他打小在东山村长大,犄角旮旯的事儿都门清,肯定能有办法!

灼热的阳光透过车窗洒在他骤然舒展的眉眼间,先前的愁绪仿佛被这如突如其来的灵光一扫而空,车子在柏油路上轻快的向前驶去,轮胎与地面摩擦的声响都透着几分雀跃。

车子很快回到果园,李阳和王秀梅匆忙下车,直奔陈长安屋里。

陈长安正坐在院子里喝茶,看到他们风风火火的样子,放下茶杯起身相迎。

“陈哥,我们有事儿想问问你。”

李阳开门见山地说道,接着把李玉洁追问头巾以及病房里的一系列事情详细说了一遍。

陈长安摸着下巴,思索片刻后缓缓开口:“在我的记忆里,那时候,赵远山家的光景说出来都让人揪心。

‘’他喉结滚动着,咽了下口水,声音不自觉的压低,‘’他家住的老宅在后山脚下,三间独一房的墙皮早被雨水泡的剥落,每逢雨季屋里就摆满皆雨的盆,嘀嗒声整夜响个不停。

家里唯一值钱的物件就是那挂马车了,还是他爹临终前卖了寿财换来的。

‘’

他突然直起身子,眼里闪过一丝诧异,‘’李玉杰,可是当年公社宣传队的台柱子,扎着两条乌黑油亮的大辫子,笑起来能甜到人心坎里。

那年秋收慧眼,他穿着红绸衫唱《南泥湾》,抬一下小伙的眼神都直了,谁料到她竟会在某个暴风雨夜,踩着泥泞小路嫁进了赵家。

‘’婚后头半年,村里总听见摔碗声。

‘’陈长安摸了摸下巴新冒的胡茬,‘’有回我去送种子,正撞见李玉杰举着擀面杖,追着赵远山满院跑,老赵抱着个破陶罐,边躲边喊有话好说。

‘’可转年开春,却瞧见老赵天不亮就去供销社排队,只是为给媳妇买块花布衫做衣裳。

打那以后两口子出工收工都挨着走,李玉洁挑不动担子,老赵就把两副扁担都往自己肩上压。

陈长安端起搪瓷缸猛灌一口凉茶,喉咙剧烈起伏:‘’现在他们有五个娃,最大的女儿已经嫁到镇上去了,最小的还在念小学。

前年我上他家去过一趟,屋子墙上贴满了奖状,李玉洁摸着孩子的书包直抹泪,老赵蹲在灶台边烧火,嘴里念叨‘’再穷不能穷教育‘’说到这儿,陈长安忽然顿住,窗外的鸟鸣声里,满是岁月沉淀的唏嘘。

李阳的身子不自觉前倾,座椅在他的动作下出细微的吱呀声:‘’陈哥,那李玉杰娘家有什么来头?‘’他攥着玻璃杯的指尖泛白,杯壁凝出的水珠顺着纹路滑进掌心。

陈长安往椅背靠了靠,翘起的二郎腿微微摇晃动:‘’要说李玉杰家,在咱们村也算殷实户,三间青砖瓦房配着雕花窗棂,院里种棵老枣树,每年收的枣子能装满两大缸。

‘’他弹了弹烟灰,火星溅到水泥地上,‘’他爹妈走的早,留下个兄弟李刚,那还住在村西头老院子里。

李玉杰年轻时可是公社文艺队的台柱子,扎两条及腰的长辫,登台唱样板戏时,台下黑压压站满了外出来看热闹的人。

‘’他咂了咂嘴,目光望向窗外摇晃的树影,‘’可惜呀,好日子没过几年,就跟着老赵受了大半辈子苦。

‘’

‘’陈哥,你知道李玉杰的父母是怎么走的吗,‘’王秀梅捏着衣角,忽然转头看向正在抽烟的陈长安。

烟的火星明灭不定,陈长安吐了个烟圈,沉默良久才开口,‘’李长林和他媳妇王氏,当年可是东山村有名的恩爱夫妻。

村里人看见他们在田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