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9章 七零胡同日常(37)(3 / 4)
曲起来,和沈瑶透露几个她和周姥姥最新看中的地方。
沈瑶:……
别的不说,这两位的眼光真的绝,光是靠着后世的大笔拆迁款,就能过上包租婆的生活。
“妈,可以都盘下来,不管服装,还有其他一些日用百货。”
京市虽然自己有国营商场,但捧着铁饭碗的人习惯了高高在上,如何能比得上这些私人商场的氛围。
沈瑶当初送团团圆圆上大学前,就去自家的服装城转了一圈。
买下来的衣服没有几套,但好话听了不下一箩筐。
其中表现最好的当属赵美芝和她的二儿媳妇唐甜甜。
这么多年过去,四合院里的大家各有各的发展。
其中赵家的赵美芝在将更小的赵来宝和赵元宝抚养成年之后,干脆把手里的活传给了他们兄弟,自己提前退休。
当然,一个活不够两个人分,但赵美芝是谁,名声响当当的寡妇。
直接哭唧唧地跑去领导家里闹,张嘴闭嘴就是死了不知多少年的男人,反正闹的很难看。
不过结果依旧如意,毕竟有些人就是很要面子。
赵美芝将四个儿子都弄进厂子,自己反手就带着没工作净臭美的二儿媳妇来了田娜这里帮忙打工。
至于为什么带二儿媳妇,那当然是两个小的没结婚,大儿媳妇有正式工作啊。
“你还别说,赵美芝和唐甜甜真适合干推销员的活。
整个小服装城,就属她们婆媳两个赚的最多。”
每个月都是其他人的数倍,田娜感慨真是行行出状元,唐甜甜臭美虽然不假,但人家就能凭自己漂亮的脸蛋推销衣服。
“她们婆媳打算过段时间直接从咱家进货出去单干。”
给别人打工哪有自己当老板赚钱,田娜自从当了老板,对此深有体会。
除了赵家,还有就是程家和周家。
不过程家的程雪去年去了南面还没回来,程家老两口日常工作上班没啥唠的。
周家看着比程家还惨,出门的孩子全都是撒手没,剩下几个大人往家里一躲,日子过得没一点盼头。
对面的钱家过的还算不错,只除了到处晃悠没点本事的钱建刚。
连潘来弟在生了两个儿子之后都变得正常不少,也不像之前那么扶弟魔。
田娜言语一圈,连前院的林家和金家都提了嘴。
不过近来生意忙碌,田娜极少回院里去住。
偶尔回去也是倒头就睡,一大清早还得起个大早出门。
日渐减少的相处时间让谢家人对丰收胡同的感情逐渐变淡。
当然,谢家的存在感在丰收胡同这一片还是挺足的,谁让田娜生意做的大呢,已经成了家家茶余饭后的口中谈资。
婆媳两人坐在一起话说的不少,但大部分都不是正经事。
在田娜的眼里,自家小儿子和小儿媳妇都是知识渊博的专家学者,和她一个大老粗没啥可聊。
同时这里也有田娜自己的逻辑,她认为读书高于一切,像是做生意什么的都是很简单的事,只有学习,祖坟冒出来浓浓青烟才能让谢家出现几个高材生。
田娜如今已经不奢求什么,千叮咛万嘱咐让沈瑶保重自己身体,也让她别忘了为国家做贡献。
转身,田娜离开,继续去忙自己即将全面铺开的事业。
谢家人身上都会有一股不服输,努力奋斗的劲儿。
沈瑶在谢家生活多年,有些事看的最为清楚明白。
晚上等天将黑,谢辞安到家,沈瑶笑着和他说起白天田娜过来的事。
“看妈的性子,谢同志,你接下来什么都不用做,就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富二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