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79章 镇渊(2 / 3)
在周围布设预警与防御阵法。
陆昭则看向佛子问蝉:
“佛子兄,劳烦你为赵将军护法,以防他被井中残余的怨念侵蚀。”
“阿弥陀佛。”
佛子应下,盘膝坐于井边,口中开始诵念起《金刚经》,温和的佛光如水波般扩散开来,将井口附近的一片区域笼罩,驱散了那股阴冷之意。
“赵将军,请吧。”
“是!”
赵孟不再犹豫,手持长戟,纵身一跃,便投入了那深不见底的往生古井之中。
陆昭紧随其后,身形如一片落叶,悄无声息地飘入井内。
其他几位姑娘也亦步亦趋跟着陆昭而入。
.....
井下,是另一番天地。
四周并非想象中的漆黑,反而散发着一种幽蓝色的微光。
井壁之上,附着着无数发出微光的苔藓和矿石。
越往下坠,那股磅礴的生机便越是清晰。
赵孟的残魂之躯在井中受到了极大的压制,身形都变得有些虚幻。
好在有佛子问蝉的佛光护体,才不至于被同化。
不知下坠了多久,两人终于脚踏实地。
井底,是一个巨大的溶洞。
溶洞的中心,是一个巨大的、散发着莹莹绿光的水潭,那股磅礴的生机正是源自于此。
而水潭的中央,令人震惊的一幕出现了——
只见一具巨大无比的骸骨,静静地躺在潭底。
骸骨形态奇特,似龙非龙,似蛟非蛟,通体晶莹如玉,其上还残留着淡淡的金色神辉,即便已陨落万载,依旧散发着一股君临天下的无上威严。
而那股磅礴的生机,正是从这具骸骨的心口处传来。
在那里,一颗人头大小、如同翡翠般晶莹剔透的心脏,正在缓缓地、有力地搏动着!
每一次搏动,都会将周围的潭水,连同其中蕴含的死气精华,尽数吸入,而后又吐出精纯至极的生命能量。
“这.....这是.....烛龙?!”
赵孟失声惊呼,眼中充满了极致的震撼与不可思议。
陆昭几人此时也到达了他身侧。
“师尊、蕴儿师姐,你们可认识此物?”
温蕴和御书瑶这几天都在翻阅浮云城的书库,师尊更是借着灵台的便利,把很多书籍都送进了陆昭灵台的书馆,只是陆昭还没怎么翻阅到。
温蕴与御书瑶对视一眼,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震惊与凝重。
她们这段时间几乎将浮云城观海楼的藏书阁翻了个底朝天,对于上古的诸多秘闻,已非吴下阿蒙。
温蕴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,清丽的脸上罕见地流露出一丝不确定,她沉吟道:“卷宗记载,烛龙乃是开天辟地之初便已存在的先天神只,司掌时序与幽冥,其形态威严,神力无边。但这具骸骨.....虽有龙形,却似乎比传说中的烛龙更加.....精炼与复杂。”
“不错。”
御书瑶清冷的声线响起,她走到潭边,眸光紧紧锁定着那具玉骨,
“古籍描述,烛龙神躯庞大如山脉,睁眼为昼,闭眼为夜。但这具骸骨,虽也巨大,却更像是一具.....完美的战躯,每一寸骨骼都仿佛是为了战斗而生。而且,你们看它的头颅。”
众人闻言,齐齐望向骸骨的头顶。
只见那似龙非龙的头颅之上,竟生有两只峥嵘的、如同盘曲古树般的峥嵘犄角,角上还残留着淡淡的、仿佛能扭曲时空的法则之力。
“这不是烛龙。”
御书瑶给出了结论,声音带着一丝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颤动,
“这是.....应龙!”
“应龙?!”
赵孟闻言,魁梧的残魂之躯猛地
↑返回顶部↑